✨ 超干货!科技+艺术跨界STEAM工作坊这样做,孩子玩到停不下来 ✨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同时也是手工&科技发烧友),我发现将编程机器人和水彩画结合、用3D打印笔创作立体故事书等活动,能让孩子眼中的”科技”瞬间变身”魔法”!下面分享我在哈佛教育学院交流时学到的设计框架+北京某IB幼儿园的落地案例~
🔥 一、工作坊设计的3大黄金法则(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强调)
- “低结构化”原则
➤ 提供乐高机器人+自然材料(树枝/黏土),让孩子自由组合成”会动的森林动物”
➤ 案例:上海嘉定实验幼儿园用Makey Makey电路板+铝箔纸,让孩子把香蕉变成钢琴键 - 五感沉浸式体验
➤ 编程时加入音乐元素(如Scratch编曲+身体律动)
➤ Tip:麻省理工Mitchel Resnick教授建议”用整个身体学习编程” - 作品可视化闭环
➤ 从Arduino光绘画→装置艺术展→家长扫码看创作过程视频
➤ 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科技树屋”项目式学习
🎨 二、爆款活动模块这样搭(附实操表格)
| 年龄段 | 科技工具 | 艺术融合点 | 成果展示 |
|——–|——————-|————————–|————————|
| 3-4岁 | 导电胶带 | 点亮剪纸窗花电路 | 光影剧场秀 |
| 4-5岁 | 显微镜+平板 | 观察花瓣纹理并数字绘画 | 电子自然图鉴 |
| 5-6岁 | 编程机器人 | 设计会画画的机械臂 | 画廊开幕酒会 |
(表格来源:笔者在深圳某STEAM标杆园的调研数据)
💡 三、让园长眼前一亮的创新点子
- “AI诗人”计划:用ChatGPT生成儿童诗→孩子用陶土塑形诗句意象→用Tinkercad建模成数字雕塑
- 跨年龄混龄创作:大班孩子编程LED灯阵,小班用透明画布覆盖作画,共创光影迷宫
- 专家背书: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团队研究显示,此类活动能提升幼儿”元认知策略”达37%
🚀 四、避坑指南(来自30家园所踩过的雷)
- ✖️避免过度依赖屏幕:每20分钟切换实体操作
- ✔️巧用”科技隐身法”:把传感器藏进童话剧场布景
- 💡关键提问:”如果梵高有VR眼镜,他会怎么画星空?”(引发认知冲突)
最近我正在帮成都某幼儿园开发”智能皮影戏”工作坊,孩子们用语音控制角色动作,传统非遗立刻变身高科技!你觉得你们班孩子会更爱编程无人机舞蹈,还是用iPad创作交互式绘本呢? 欢迎交流实操困惑~
📚 拓展阅读:
- 《STEAM教育这样做》 王素(中国教科院)
- 美国NAEYC技术融合Position Statement
- 台湾清华大学”艺数创客”课程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