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从业15年的幼教工作者,我一直认为”家长教育”是幼儿园工作中最容易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建议从这三个维度入手:
- 建立系统性家长教育体系(很多园所的痛点)
- 每月1次”家长工作坊”(建议固定在周五晚)
▶️ 示范案例:上海徐汇区某示范园采用”3+X”模式:
• 3个固定环节:育儿微课堂(20分钟)+亲子游戏指导(15分钟)+答疑(10分钟)
• X为自选主题:如绘本共读技巧、感统训练方法等 - 打造可视化教育资源库(让家长看得见摸得着)
- 制作《家庭游戏资源包》(含材料清单+视频二维码)
- 开发”育儿锦囊”小程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推荐模式)
- 设置教室外的”资源漂流站”(可借阅玩教具)
- 创新沟通方式(突破传统家长会模式)
✔️ 试试这些新方法:
• “晨间15分钟”个性化指导(比离园时更高效)
• 拍摄”幼儿成长解密”微视频(记录关键发展时刻)
• 创建家长互助小组(按孩子特质分组)
特别提醒: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曾指出:”有效的家长教育要实现三个转变——从单向传授转向交互生成,从理论灌输转向行为指导,从集体灌输转向个性化服务。”
最近我们园所实践”家长观察日”效果特别好:每月邀请3-5位家长进班做”影子观察员”,用我们提供的《发展观察表》记录,结束后再由教师解读观察到的行为意义。有位爸爸反馈:”原来孩子搭积木时的自言自语是在进行数学思维啊!”
记住:家长教育的核心不在于”教家长怎么做”,而在于”让家长看懂为什么”。就像蒙台梭利说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填满一个花瓶,而是点燃一团火焰。”
需要具体某类资源的推荐清单或某个年龄段的教育指导方案,可以再深入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