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跨学科主题探究怎样将数学与美术进行巧妙融合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想用一个真实的案例开场——去年我在北京某省级示范园观察到一个超棒的活动:孩子们用蒙德里安风格的几何色块创作,居然自然地运用了”对称””比例”等数学概念!(眼睛发亮)

🌟 核心融合策略(3-6岁适用):

  1. 几何艺术工作坊
  2. 推荐使用布朗(Brown,2018)在《STEAM艺术教育》中提出的”五步探究法”:
    ① 带孩子们在校园”几何寻宝”(找门窗/地砖中的形状)
    ② 用科赫雪花等分形艺术引入”无限重复”概念
    ③ 提供彩纸条让幼儿自主探索黄金分割比例
  3. 动态测量绘画
  4. 借鉴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提倡的”身体认知法”:
    让孩子们用粉笔在操场画巨型曼陀罗:
    👉🏻 脚步丈量直径(非标准测量)
    👉🏻 用绳子找圆心(空间关系)
    👉🏻 自然出现”对称轴””等分”等讨论
  5. 智能材料交互
  6. 推荐麻省理工研发的”TangiPaint”APP(2023幼教展金奖):
    通过AR技术让孩子画的房屋自动计算周长
    颜料混合时实时显示色彩比例公式

🎨 特别提醒3个关键点:

  1. 避免陷入”数学符号化陷阱”——华东师大周菁教授强调:”要用艺术唤醒数学直觉,而非提前书写公式”
  2. 中大班可尝试”数学日记画本”(记录每天发现的模式/规律)
  3. 评估重点应放在《3-6岁指南》强调的”图形空间思维发展”而非作品美观度

最近我为成都某园设计的”敦煌藻井数学美”项目就取得了惊人效果——孩子们通过临摹传统纹样,自主发现了:
✔️ 旋转对称(”老师这个转一圈还是一样的!”)
✔️ 密铺规律(”三角形这样摆就不会漏缝”)

建议延伸阅读:

  • 清华美院李睦教授《看不见的图形》TED演讲
  • NAEYC最新发布的《创造性数学》实践指南

(拿出手机展示案例视频)看!这个孩子用蛋托做立体构成时,居然自己总结出:”六个金字塔拼起来就是老师说的那个…那个正八面体!”这就是最珍贵的学科融合时刻呀!✨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跨学科主题探究怎样将数学与美术进行巧妙融合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