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户外写生活动这样做,让孩子变身”小小观察家”!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当代孩子普遍存在”自然缺失症”。北师大李晓文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周2小时以上的自然观察活动,能显著提升4-6岁儿童的视觉专注力(提升率达37%)!今天分享我们园所实践验证的”五感观察法”户外写生方案:
✏️ 活动设计黄金公式:
1+3+X模式 = 1个核心观察目标 + 3种感官体验 + X种艺术表达
🌻 案例:中班”蒲公英的旅行”写生
核心目标:发现植物种子的传播奥秘
• 👀 视觉:用”观察放大镜”(矿泉水瓶底自制)看绒毛结构
• ✋ 触觉:戴毛毡手套感受不同材质(对比蒲公英与狗尾巴草)
• 👃 嗅觉:密封罐里储存不同季节的草地气息
• 艺术表达:提供水彩、黏土、树叶拼贴三种创作方式
🎯 观察力培养3阶梯:
- 初级版:”色彩猎人”游戏(2-3岁)
- 携带色卡在大自然中寻宝
- 南京实验幼儿园王彦园长的移动调色盘创意:把画板固定在婴儿车上
- 进阶版:”自然侦探”任务(4-5岁)
- 发放”线索卡”:找有6个花瓣的花/树皮像鳄鱼皮肤的树
- 借鉴日本藤幼儿园的”二十找一”游戏设计
- 大师版:”微距艺术家”(5-6岁)
- 使用手机微距镜头观察露珠里的彩虹
- 如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做法:用快递气泡膜制作立体画
📸 创新教具推荐:
• 光影追踪器:蛋糕盒改造的投影画板
• 自然万花筒:用PVC管组装的观察筒
• 气味宾果卡:9宫格嗅觉记忆游戏
💡 特别注意:
- 每次观察不超过15分钟(根据耶鲁大学儿童注意力研究)
- 准备”应急创作包”:包含防蚊贴、可水洗颜料、折叠画架
- 采用”3-2-1回顾法”:说3个新发现→2个疑问→1个明天想观察的
我们实践发现,经过8次系统写生后,孩子们的平均观察持续时间从2.3分钟提升到9.8分钟。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开始自发地问:”老师,这片叶子的边缘为什么是锯齿状的?”
记得杭州幼师培训时,特级教师朱静怡说过:”观察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唤醒出来的。”当孩子们跪在地上看蚂蚁搬家而忘记裤子沾满泥土时,真正的学习正在发生。
需要具体某个年龄段的详细教案,或个性化观察评估表,可以留言告诉我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