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混龄教育时,幼儿教师怎样利用年龄差组织科学知识分享会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混龄教育中的”年龄差”不是障碍,而是最珍贵的教学资源。我是资深园长李敏(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博士)团队的核心成员,我们在上海示范园做过长达5年的混龄追踪研究,发现科学知识分享会恰恰是最能激发”以大带小””以小促大”魔力的活动场景。

✨ 干货来了!三大实操策略+两个真实案例 ✨

【策略一】”阶梯式任务卡”系统(参考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 大班(5-6岁):担当”小小科学家”负责实验演示(如用吸管观察水的表面张力)
• 中班(4-5岁):担任”观察记录员”用图画记录现象
• 小班(3-4岁):充当”材料管理员”传递实验器材
★ 关键点:每个角色都设计专属指导语(我们研发的”三句话引导法”很管用)

【策略二】”问题漂流瓶”机制(借鉴德国森林幼儿园经验)

  1. 提前一周收集各年龄段孩子的科学问题
  2. 将问题按难度分级(如⭐️-⭐️⭐️⭐️)
  3. 分享会现场由大孩子自主选择解答适合难度的问题
    ※ 北京芳草幼儿园实践证明:大班孩子为解释”为什么树叶会掉”自创的”大树妈妈怕冷”理论,连教师都惊叹!

【策略三】”反转型分享”设计(源自日本藤幼儿园创新实践)
不定期让中小班孩子向大班展示他们的科学发现:
• 3岁宝宝演示”磁铁找朋友”的童趣视角
• 4岁幼儿讲述”蜗牛日记”的独特观察
⚠️ 注意:教师要准备好”放大镜支架”(台湾幼教专家周育如提出的教具)帮大孩子发现细节

【真实案例】
案例1:杭州西湖幼儿园的”影子探秘”活动
• 大班用纸板制作日晷
• 中班追踪影子变化
• 小班用身体摆影子造型
最终形成了立体科学报告

案例2:深圳实验幼儿园的”泡泡研究院”
• 大孩子研究泡泡液配方比例
• 中等孩子测试不同形状吹泡器
• 小孩子负责评选”最美泡泡”
意外发现了表面张力的最佳观测方法

📌 特别提醒(来自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

  1. 知识分享时长控制在”年龄×1分钟”(如3岁孩子专注力约3分钟)
  2. 每个环节要设计”跨龄互动点”(如击掌交接、合作记录等)
  3. 准备”应急锦囊”应对认知冲突(我们整理了28个常见场景应对方案)

建议下次可以尝试”火山喷发”实验:让大孩子解说原理,中孩子组装模型,小孩子添加”岩浆”(小苏打溶液),最后一定会收获令人惊喜的混龄学习效应!需要具体教案可以随时找我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混龄教育时,幼儿教师怎样利用年龄差组织科学知识分享会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