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幼儿园遇见大剧院:艺术资源教学化运用的创意攻略】🌟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曾带领团队在北上广深多个艺术剧院开展过”戏剧教育本土化”项目(与中戏李静教授团队合作),今天就结合实践经验,为老师们拆解这个”高大上”资源的”接地气”用法。
一、政策导向与教育契机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2021)中”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习空间”的要求,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目标,艺术剧院正是绝佳的三维立体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提出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特别强调:要让儿童在真实的艺术场域中获得沉浸式体验。
二、资源运用的三维模型(收藏!)
1️⃣ 前置准备:剧院资源”解码三步骤”
- 建筑本身即课程:带幼儿观察剧院的波浪形穹顶(上海保利剧院),引导用积木搭建”我们的剧场”(建构游戏+美学启蒙)
- 幕后探秘学习:联系剧院安排服装/道具间参观(广州大剧院的”小小舞台总监”活动),回来后开展”百变纸箱秀”(STEAM项目)
- 节目单变教材: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海报转化为色彩/构图教学素材(参考杭州爱乐乐团的绘本式节目册设计)
2️⃣ 活动现场:注意这4个教育时刻
✔ 黄金15分钟:演出前引导观察观众席灯光渐变(光影科学)
✔ 互动时刻:抓住演员谢幕时带领幼儿练习鞠躬礼仪(社会性发展)
✔ 声音采样:录制剧场特有的掌声、乐器调试声用于后续音乐活动(中国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提倡的”声音地图”玩法)
✔ 座位数学:通过”找座位”游戏渗透序数概念(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已验证的数学启蒙方案)
3️⃣ 延伸教学:5大领域创意延展
- 语言领域:改编观看的剧目为儿童剧本(参考深圳欢乐谷剧场”小导演工作坊”)
- 科学领域:研究舞台干冰雾气的形成(南京艺术学院开展的”魔法科学秀”)
- 社会领域:模拟剧场售票/检票流程(成都繁星戏剧村角色游戏方案)
- 健康领域:学习演员的形体训练方法(中央芭蕾舞团开发的儿童体态操)
- 艺术领域:用废旧材料制作微型剧场(东京富士美术馆的纸艺工作坊灵感)
三、实操避坑指南
⚠️ 选剧三原则:单次时长≤45分钟、台词密度低(如《你是演奏家》这类互动剧)、有亲子场次(上海文化广场剧院分类明确)
💡 教师必备技能:提前观看彩排并标注教育切入点(借鉴英国国家剧院NT Learning的做法)
📌 家园共育TIP:发放”观剧任务卡”(含”找出三种乐器声”等趣味任务)
最近刚参与评审的”京津冀少儿戏剧教育成果展”中,来自唐山某幼儿园的《剧场影子地图》项目就完美诠释了如何把一次观剧体验延伸成持续2个月的主题活动。记住:剧院不是终点,而是点燃儿童艺术感知的火种。
老师们有具体想了解的剧院资源类型或年龄段实施细节吗?欢迎留言探讨~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