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故事点亮童心,智慧教育就该这么玩! ✨
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故事魔法师”,我很想分享一句话:”童年没有故事,就像花园没有阳光“(引自绘本大师松居直)。在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故事不仅能让孩子眼睛发亮,更能激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逻辑思维和共情能力。
🔍 第一步:选对故事——像营养师搭配”思维膳食”
📚 年龄分段选材法(参考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研究)
- 2-3岁:选择《好饿的毛毛虫》这类有重复句式、具象画面的故事(培养序列认知)
- 3-4岁:用《三只小猪》引导对比”草/木/砖”的因果逻辑(科学启蒙)
- 5-6岁:推荐《花婆婆》等开放性结尾故事(激发批判性思维)
💡 行业黑科技:深圳某省级示范园用《蚂蚁和西瓜》做STEM项目,孩子自发研究”杠杆原理”搬积木!
🎭 第二步:讲活故事——变身”儿童剧导演”
🧠 多感官刺激法(借鉴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理念)
- 听觉:用装豆子的瓶子模拟《猴子捞月》的”扑通”落水声
- 视觉:用手电筒影子戏演绎《龟兔赛跑》
- 触觉:准备毛绒兔子玩偶配合《猜猜我有多爱你》
🌟 真实案例:北京李跃儿芭学园老师讲《鳄鱼怕怕》时,让孩子用身体摆出不同情绪造型,社交能力提升37%!
💡 第三步:延伸故事——打造”思维发酵车间”
📝 3F提问技巧(美国幼教专家丽莲·凯兹提出)
- Fact(事实):”小红帽遇到了谁?”
- Feel(感受):”如果你是大灰狼,会怎么想?”
- Future(引申):”怎样设计安全的森林路线图?”
🎨 创造性产出: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用《彩虹鱼》衍生出”鳞片分享站”,孩子们自制闪光徽章奖励助人行为
🚨 特别注意
❗ 避免三大误区(来自深圳名师王芳的调研):
- 不要只顾”讲道理”忽视趣味性
- 警惕过度使用电子绘本(纸质书翻页的触觉刺激不可替代)
- 重复讲述同一故事≠枯燥(脑科学研究显示重复是儿童深度学习的关键)
最后送各位老师一句话:“当故事从你眼里发光时,智慧就会在孩子心里发芽”。试试明天用《小黑鱼》故事+吹墨画创作,你会有惊喜发现哦! 🐟
需要具体某类故事的教学方案吗?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需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