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余杭区仓前云帆幼儿园乾仓园区承办了余杭区“园本课程下集体教学有效组织与实施”初级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协同区域内初级教师及互助共同体结对园的老师们通过专业引领、经验分享与实践探索,深入理解园本课程理念,掌握集体教学有效组织与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01
签到环节
伴随着清晨一缕阳光,培训班的学员们、互助共同体幼儿园的老师们如约而至,有序签到。
老师们自由参观幼儿园的教室、功能室等室内外环境,透过环境看幼儿的学习痕迹。
02
中班音乐活动《毛毛虫啃苹果》
执教者:楼伊伶
楼老师结合中班幼儿喜欢模仿的年龄特点,以毛毛虫啃苹果时发出的不同节奏为主线,从倾听节奏入手,将重点前置,在观赏学习演唱之后,加入肢体动作表演。在游戏的情景中,感知节奏,感受强弱的乐趣,挖掘幼儿对毛毛虫啃苹果动作的想象,以及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中班美术活动《春天的花园》
执教者:苏红
苏老师依托中班幼儿对自然的强烈探索欲与手部动作发展特点,巧妙融合花朵观察、手型创意与彩绘表达,以“手”为媒介连接自然与创作,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花的形态、色彩与姿态,以手为“花器”模仿造型,再以彩绘将想象落于掌心。
美丽的花儿开在幼儿园里啦~
中班科学活动《小花照镜子》
执教者:张成
张老师以“小花”作为切入点,利用好玩的镜子游戏,让半朵小花、一片花瓣变成完整小花的实验,让幼儿在探究与交流中了解镜子成像原理,在实践操作、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其中的有趣,在层层递进的游戏中萌发出探究镜子开合与图形数量变化关系的欲望。
小班语言活动《放风筝》
执教者:鲁茜
在活动中鲁老师运用多元策略支持幼儿自主理解小动物与其放的风筝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画面细节,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猜想与理由,从简单对应(实物匹配)到复杂迁移(情感表达),逐步提升难度,通过趣味性阅读策略让幼儿在猜想—验证—拓展,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03
首先,陈晓洁老师阐述了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是幼儿在园有效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它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满足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需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自由表达。其次对标《保教质量评估指南》,提出需要结合幼儿自身水平合理安排一日活动,要依据相关指南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保教计划,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连续性等。
之后结合实例,通过“设计-实践-反思-调整”这一思维路径,依据教师在教学研磨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提到了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又具有探究价值且能展开持续探究的活动内容,深入思考集体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重新审视与反思,确保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始终紧密围绕儿童的主体性和需求。
认真做好笔记~
04
丁健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丁健老师从厘清儿童立场的内涵着手,结合案例剖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立足儿童立场的重要性,反思教学活动实践中儿童立场存在的误区,探讨从儿童立场看教学活动应有的关注点和价值取向。
之后丁老师抛出问题,以小班《认识三角形》为例与老师们头脑风暴,倾听教师的想法,并从准备教具到设计教案,引发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思考。撬动老师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从判视走向立证进行科学辨析。
丁老师还结合教学案例《萝卜娃娃》、《不怕冷的大衣》,解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教学目标要与具体的活动内容结合,表述要规范,提到“主体、行为活动、行为目标、行为条件”这四个表述要素。
案例分享…
在《三个笨学生》、《快,跑》、《熊猫发射员》等教学案例中观察幼儿实际情况,调整原有教学目标和材料,精细化教学过程和内容。直观的给我们呈现了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的新方向。
认真聆听,收获满满~
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修行,
园本化课程探索永远在路上,
在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中,
每个孩子成为“主动学习者”,
让每次教学成为“生命的绽放时刻”。
美好的研修时光总是短暂,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每一次碰撞都有一份新的收获,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相遇与碰撞!
—-关注我们??
编辑 | 赵果举
初审 | 教科室
终审丨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余杭区仓前云帆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