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连续三年,裕安学校携手宝安区建安新村幼儿园(集团)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教研活动,共建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共同体,成效初显。
期间,由我校和建安新村幼儿园(宝民分园)共同合作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就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案例和幼小衔接活动方案优秀入围方案,全区仅3篇。
2025年3月,学校与建安新村幼儿园(集团)再度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幼小衔接的科学路径与方法,助力幼儿顺利渡过幼小衔接关键期。
幼小衔接——小学课堂入园行
GOOD TIME
在幼儿园大班师生的热切期盼中,裕安学校八名教师分赴建安新村幼儿园(总园)、宝民幼儿园、童悦幼儿园开展 “小学课堂入园行” 教研活动。
八位各学科专业教师针对幼儿与小学生不同的学情特征,精心设计体验课程,向幼儿园展示小学课程的学科特点,让大班幼儿亲身体验小学课堂风采。
这不仅助力幼儿直观地了解小学生活,更在他们的心灵中植入“课程融通”的幼苗,为其未来顺利融入小学学习生活、平稳跨越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市第三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深圳市中小学“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李欣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小学初体验”课程!通过模拟小学课堂场景、展示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提前感受了小学的课程节奏与校园文化。课程还特别融入《大卫上学去》绘本故事,用“可以vs不可以”的互动环节,帮助孩子理解规则意识,培养自主能力,每一步都为幼小衔接注入温暖的力量。
全国数学学科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宝安区数学兼职教研员
黄力老师以绘本为载体,为小朋友带来一堂生动的数学活动——《谁偷了我的西瓜》。本节课以有趣的绘本故事“寻找偷西瓜的贼”这一主线贯穿课堂,黄老师充分考虑到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注重运用游戏、操作等形式,通过有趣的猜一猜、摸一摸、印一印的环节,帮助孩子在探究、思考的氛围中轻松学习。
宝安区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命题比赛二等奖
宝安区青年教师课程育人能力大赛科学二等奖
梁倩敏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一堂有趣的科学课——《纸张大力士》。让学生了解纸张经改变能拥有强大力量。通过第一个活动,学生将纸张折成纸筒,再放上比纸要重的大块积木,直观感受纸筒的支撑力。通过活动二,不同形状纸筒展开承重比赛,进而延伸到桥梁和建筑中的“纸筒”,发现生活科学奥秘。
深圳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全能一等奖
深圳市“鹏城金秋”声乐类金奖
金玲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趣味唱游音乐课——《小铃铛》。课堂伊始,金老师以一个问好的音乐热身活动,瞬间与孩子们建立了亲密感。课堂以歌唱为主,融合了声势、律动、器乐演奏、即兴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及活动内容,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开展音乐活动,引导孩子们感受美、创造美。
世界体育教育联盟大会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授课教师
宝安区体育学科名师
董小波老师根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学情,设计体育基本运动技能手运球《偷西瓜》游戏。让幼儿通过“偷西瓜”的趣味情境游戏与老师进行互动导入,轻松自然的进入到手运球的挑战游戏中。通过“个人拍西瓜”“合作拍西瓜”“拍西瓜开火车”“拍西瓜钻山洞”等游戏,引导幼儿在手运球操控技能练习的基础上,感受人与人、人与球的相对关系,建立安全的运动空间以及协同配合的团队意识。教学情境过渡自然,幼儿运动密度、强度高,有效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
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
中国足协三级裁判员
黎智轩老师以趣味足球为切入点,为同学们带来一堂活力满满的体育课程——《足球脚运球游戏》。本节课以充满挑战的足球脚运球任务为主线,黎老师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体能和兴趣特点,注重采用竞赛、小组合作等形式。通过紧张刺激的运球、技巧比拼、障碍穿越等环节,让学生们充满激情。
非遗梅花拳第十七代传人
课堂上,马丽老师先向孩子们讲述了非遗梅花拳的历史,并阐释桩步五势蕴含的五行智慧。实操时,她亲自示范基本手型、手法、步型与步法,耐心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一堂课结束,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梅花拳的基本招式,体能也得到锻炼。他们内心深处萌生出对传统文化炽热的热爱,在一招一式中领悟勇敢坚强的品质,并将其深深植入心间 。
宝安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用案例征集活动一等奖
宝安区中小学学生发展优秀成果活动
全员心育典型经验二等奖
曾杨博老师以神舟 14 号为原型,为小朋友们带来综合实践课 ——《神奇的火箭》。课上,孩子们了解火箭构造与飞天原理,学会使用锤子、磨砂棒两种工具,两人合作安全制作出火箭模型,还用彩笔为其上色。课堂中,孩子们认真听讲、专注制作,通过沟通、商量甚至猜拳决定涂色分工与模型归属。他们在参与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收获丰富且幸福的体验。
体验课结束后,在各园园长主持下,学校教学团队与幼儿园教研团队围绕科学双向衔接展开深度研讨,聚焦于幼小联合教研机制的深入探究。
座谈中,大家都认为学校和幼儿园双方合作已成效初显,教研机制运转良好,这也为今后的深度开展幼小衔接联合教研等筑牢根基。
紧接着,各学科教师针对所授课程,为幼儿园同仁深入剖析了设计背景与意图。裕安学校的教师团队紧扣幼儿年龄特征,精准筛选契合幼儿兴趣点的内容,并依据小学教学目标、课堂管理模式,进行了精细化课程设计。
期间,学校带队行政团队领导,不仅向幼儿园全方位阐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以及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的深度思考与积极探索实践,还深入幼儿园各区域,围绕教学环境、幼儿活动等关键环节展开考察,为深化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
幼小衔接——萌娃初探校园行
GOOD TIME
3月,学校还组织建安新村幼儿园(总园)、宝民幼儿园、童悦幼儿园三所幼儿园的大班幼儿,开展了一场幼小衔接体验活动。
此次活动突破常规,以助力幼儿深度认知小学环境、提前融入小学生活为目标,科学有序推进。
活动伊始,孩子们满含好奇踏入裕安学校,参加学校科创教育品牌活动——“人工智能解码未来 创客精神赋能成长”第二届裕创课程嘉年华,并实地参观小学教室、操场、图书馆、食堂等区域。
在小学教师全程陪伴下,孩子们了解了小学的作息时间、课堂规范、课外活动等内容。
在各个社团展示环节,各讲解员们热情解说,用孩子的视角分享校园社团美好生活,助力搭建对小学生活的初步认知。
期间的课堂观摩环节无疑是活动的一大亮点。幼儿们有序进入教室,沉浸式体验小学课堂独特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氛围,直观且深刻地感知小学与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形式上的差异。观摩结束后,精心组织的互动交流环节正式展开。
幼儿们踊跃提问,围绕“小学作业多吗?”“课间可以玩什么?”“中午怎么吃饭?”等话题。小学教师与一二年级学生组成的答疑团队,为幼儿们耐心答疑,凭借热情的回答与温暖的话语,成功帮助孩子们消除对小学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
当孩子们正式踏入小学,裕安学校将全方位为他们的幼小衔接旅程保驾护航。
下学期,学校将为孩子们安排为期一周的幼小衔接课程。在《身心适应篇》《生活适应篇》《社会适应篇》《学习适应篇》四大篇章中,孩子们循序渐进,从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的课程设计中,逐渐过渡,开启幸福的小学生活。
相信,学校精心设计的《我是小学生啦》评价手册,一定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带领他们开启崭新的校园生活!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环境的过渡,更是心理、能力和习惯的全面衔接。
相信通过这样系统、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课程,孩子们定能顺利度过这一重要阶段,迎接更加美好的小学生活!
编辑/杨教
文字/唐春桥 曾杨博 范芷欣等
初审/唐春桥 黄力
复审/李先红
终审/白姗
书记邮箱:
13923729052@163.com
微信公众号: szbayaxx
深圳市宝安区裕安学校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裕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