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检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教研理念,和政县育才初级中学举行为期两周的校级优质课竞赛。本次活动以“锤炼教学技能,打造实效课堂”为目标,46名教师在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体育、美术等任教学科参赛,通过“赛教融合”为县级优质课竞赛选拔骨干力量,更在校园内掀起教研创新热潮。
语文、英语
PAPR.1
语文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何亚博、马春兰、董海琴三位老师围绕“感知阿长形象,体会作者情感”这一重点展开教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对课文的解读全面深入,不仅关注了文本的语言文字,还挖掘了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通过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梁霄、杨华、罗忠华和冯华四位老师的课堂导入自然流畅。如通过展示自己房间的照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对 1a 中的词汇和短语讲解清晰,结合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如“do the dishes” “take out the rubbish”等。
巧妙运用了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明了。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如“Could you please…”和“Could I…”句型的用法差异,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注重听力技巧的培养,在听前引导学生预测内容,听中提醒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听后及时核对答案并进行总结。同时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练习活动,如角色扮演、对话创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组
PAPR.2
由姚开卿、马秀芳、程如涛、宋建华等九位中青年数学教师组合成的参赛教师小团队,实力不可小觑。他们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课堂设计能力。课程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师生互动有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符合七年级普通班学情需求。
所有教师均能紧扣“实数的运算”核心目标,聚焦运算规则、符号处理、步骤规范等关键点,符合七年级学生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需求。
教师通过“分步拆解—错误示范—规范总结”模式,强化运算逻辑(如绝对值化简、根号运算顺序)。多数课堂采用“讲练结合”模式,设置基础题(80%)+进阶题(20%),既夯实基础又兼顾学优生需求。青年教师运用动态课件直观展示数轴上的实数运算,中年教师则善用板书推导运算步骤,形成互补优势。
学生配合度高,课堂问答、板演、小组互评等形式丰富,普通班学生能完成60%以上的当堂练习。
物理、化学
PAPR.1
巨志恒老师和洒进明老师都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了及时的肯定,也充分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马梅艳老师、杨峰老师、罗李华老师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课堂上能够与学生积极互动,内容设置上也体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卢建川老师和妥云强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姿教态都让觉得非常自然舒服,并且整堂课的各个环节都街接的恰到好处,由易到难,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魏强老师、闽瑞红老师、虎胜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设置的一些活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总体而言,本组的优质课注重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为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史地
PAPR.2
罗小琴、毛慧霞、刘燕霞和张志强四位道法老师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体现学科育人功能,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理论分析现实,增强政治认同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度高, 信息技术运用合理,增强课堂直观性,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栾尚海和邓娇老师的历史课注重史料实证,通过文献、文物、图像等多类型史料还原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渗透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凸显历史与现实的联结。
李永林和高海龙老师的地理课强化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借助地图工具引导学生分析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突出实践性。学生思维活跃,能主动探究问题,课堂生成资源丰富,注重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得到提升。
体育、美术
PAPR.1
教师学科素养与课堂把控能力较强,示范动作标准(如教师连续三次完美演示“前滚翻”);语言指令简洁(如“抬头—撑手—蹬腿”六字口诀);安全管控到位(垫子摆放、热身/放松环节完整)。
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段特点,技术动作分解合理(如将“助跑摸高”分为助跑、起跳、触标三环节),重难点突出(如强调“踏跳步”的节奏控制)。
教学方法有创新,如 采用“游戏化教学”(如“接力运球挑战赛”激发兴趣);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平板慢动作回放纠正动作);分组策略灵活(按技能水平动态调整小组)。
本次竞赛活动是育才初级中学深化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学校将以此次赛课为支点,持续撬动教师专业成长,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共赴的智慧之旅!教育之路,步履不停;课堂革命,永无止境!
照片| 各学科组
撰稿| 朱博亚
编辑| 马忠龙
审核| 祁正胜
终审| 孙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