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教研聚合力
并肩携手促提升
——空港小学开展
“探学课堂”研讨课(高段)活动
为进一步深耕“探学课堂”,打造高效学习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南京市江宁区空港小学于第九周开展了“探学课堂”研讨课(高段)活动。
吴婷老师执教的语文课《两小儿辩日》,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吴老师巧妙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两小儿的观点及其依据,课堂讨论氛围热烈。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学生深入理解了“辩斗”的趣味和哲理,同时体会了孔子“不能决”的谦逊态度。整节课既落实了文言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充分展现了经典文本的智慧魅力。
李晶晶老师执教的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师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会转化的特点,针对具体问题寻找合适的转化方法并体会转化的价值。在本节课中,学生首次系统接触转化思想,它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并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数学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栾可莹老师执教的英语课《An interesting country》,以课堂规则chant结合相关主题的Free talk自然导入,引领学生轻松融入本节课的主题情境。教学过程中,她始终围绕How to find out Australia与What are interesting things in Australia?两条主线,引导学生系统梳理出澳大利亚的多个趣味维度,并对每个维度的文本内容进行细致解析。整节课环节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多元任务设置最大化实现学生的语用输出。
方志祥老师执教的美术课《头饰和帽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巧妙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意实践。课堂通过情境化导入激发兴趣,结合民族头饰与现代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价值。方老师采用分层任务设计,兼顾临摹与创意制作,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多媒体技术增强互动,环保材料体现跨学科融合。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完成主题创作,在”班级头饰秀”中展示成果,体验成功喜悦。多元评价关注过程,教师示范生动,语言富有感染力,将美育与德育自然结合,打造了一堂高效而富有创意的美术课。
孙岩老师执教的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以趣味化、阶梯式教学为核心,通过游戏化设计(如“运球接力”“障碍闯关”)激发学生兴趣。课程分基础动作拆解(原地高低运球、行进间变向)、协调性训练(结合口令与节奏)及实战应用(1v1突破)三环节,融入“错误动作对比演示”等互动形式,强调“以赛代练”理念。课堂配备个性化指导卡片与分层挑战任务,确保不同水平学生获得成就感,最终达成“玩中学、学中精”的篮球运球教学目标。
董征宇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撬重物的窍门》。董老师以用平衡尺撬重物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来研究杠杆的工作原理及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在不断地交流、冲突、实践、反思中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深化了科学思维。
课堂展示环节结束后,各学科教研组组织了评课活动。教师们就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参与情况等要点,展开了热烈探讨。老师们畅所欲言,既对授课教师的亮点给予肯定,也坦诚地给出了改进意见。同时,各位老师也交流了对“探学课堂”的见解与实践心得,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挥“探学单”的作用。相信在这样深入的研讨与探索中,老师们对“探学课堂”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研活动的稳步推进,恰似一座阶梯,助力教师们攀登交流与成长的高峰,更凸显了空港小学对教学工作的深切关怀与坚定追求。我们满怀憧憬地展望,在全体教师的携手并进下,空港小学必将孕育出更加成熟、更加卓越的“探学课堂”。
文字:王晨钰
编辑:高文韬
初审:李小欣
定审:刘宁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