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儿童
熙YUE成长
——长沙市百熙实验小学熙“YUE”课程体系介绍
01
课程背景
1
课程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课程设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学生期待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学校通过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建立灵活的课程框架、注重实践应用以及多元化评价方式,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起源
1.“百熙”精神
心怀家国,传习文化。张百熙一心为国,他曾写诗云:“乾坤扰扰事未已,风雨潇潇秋可怜,万里不敢忘报国,诸君应用力回天。”
思维开拓,实践创新。张百熙不因循守旧,主张改革旧的教育制度,“非徒整顿所能见功,实赖开拓以为要务”。
包容谦逊,责任担当。张百熙的那句“吾为全国求人师,当为全国生徒拜请也,先生不出,如中国何!”他包容谦逊而又有责任担当,总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的未来而不辞辛苦。
张百熙先生的精神精髓“习古、创新、担当”,与我校多年来坚持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YUE”课程应运而生。
2.课程内涵
张百熙精神、与百字和YUE中分别提取传统与现代的含义形成独特的教育内涵表达。
02
课程理念
为每个生命鼓掌
“为每个生命鼓掌”表达了我们对学生个体差异与多元潜能的珍视和尊重。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而宝贵的,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魅力,激发他们追求卓越的勇气。
03
育人目标
1
“悦”——精神力课程目标
(有修养,有担当)
有修养:通过人文经典阅读、礼仪教育及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涵养、举止与品格,使其成为温文尔雅、有涵养的个体。
有担当:通过社会实践课程、班级管理、自主管理项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使其成为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责任的少年。
2
“阅”——学习力课程目标
(有动力,有方法)
有动力:构建兴趣导向的阅读课程和跨学科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内在驱动力。
有方法:开设思维训练、学习策略指导课程,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能力。
3
“跃”——生命力课程目标
(有活力,有毅力)
有活力:设计丰富的体育课程、趣味运动及身体素质训练项目,激发学生身心的活跃与热情。
有毅力:开展长期的体能训练、耐力运动和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与坚韧的意志力。
4
“乐”——审美力课程目标
(有品位,有个性)
有品位:实施多元艺术鉴赏与创作课程,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有个性:通过创意表达、设计、展示类课程,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展现学生独特的审美个性与才华。
5
“越”——创造力课程目标
(有想象,有创新)
有想象:开设基于想象力训练的创意设计课程、故事创作课和科学探究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有创新:实施项目式学习(PBL)和科技创新课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方法,培养其创造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培养有YUE力的阳光少年
04
课程设置
1
课程的逻辑与结构
根据课程目标的提出,横向分为“悦”、“阅”、“悦”、“乐”、“越”五大课程群。在纵向,分为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图:课程的逻辑与结构
课程图谱:
05
“YUE”课程群内容安排
基于学科课程校本化探索,我们构建了五大“YUE” 课程群,每一类课程群既有必修内容,又有选修内容
1
第一大类:“悦”课程群
“悦”课程群即德育综合课程,包含礼育课程、博雅课程、心育课程、知行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生活习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校园生活。
2
第二大类:“阅”课程群
1、“阅”课程群必修内容包含:妙笔生辉课程、玩转数学课程、英才英学课程、超“捣”实验课程。
2、“阅”课程群选修内容包含:人文类课程、科技类课程
3
第三大类:“跃”课程群
1、“跃”课程群必修内容包含:绳采飞扬课程。
2、“跃”课程群选修内容包含:体育竞技类课程。
4
第四大类:“乐”课程群
1、“乐”课程群必修内容包含:YUE寻音低年级“口风琴”课程、YUE寻音中年级“竖笛”课程、YUE寻音中年级“卡林巴”课程.
2、“乐”课程群选修内容包含:艺术手工类课程。
5
第五大类:“越”课程
“越”课程群包含:财经素养课程、趣味烘焙课程、国际视野课程。
06
课程资源开发
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根据我校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地方文化课程《百熙先生的故事》、特色体育课程《欢悦特色走班》、幼小衔接课程《童蒙养正》等。我校资源开发主要分为:
课程育人,教学资源高效化。整合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为课程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实践活动开发: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育人,活动实践趣味化。科技节、阅读节、体育节、爱心义卖节、数学游戏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努力打造科技课程,课后服务在科技方面开设了电子积木、编程、机器人、航模制作、3D打印,创客、科学探究等多个个性化课程供孩子们选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
课程育人,美育课程集群化。随着学校师资队伍的不断扩大与完善,艺术类课程也初见成效:小提琴,合唱,油画,掐丝画,泥塑课,足球课,花样跳绳等课程,并成立了相应的课后服务社团,吸纳了很多学生。我校的小提琴社团和合唱团在长沙县乃至长沙市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课程育人,体育课程特色化。三、四、五年级实施“特色走班”教学,重点打造健美操、花样跳绳、跆拳道、乒乓球、篮球、足球6个体育特色项目。打破三年级11个行政班、四年级11个行政班、五年级9个行政班的局限,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技能基础自主选课,分层施教。另外,篮球队、田径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每天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专业训练,让学生将兴趣爱好发展为自己的特长。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熙YUE课程体系的建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途径。通过构建全面的熙YUE课程体系,落实我校办学目标,从而有效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育分)转变为全面的人才培养(育人)。在全学科推进研究、全员日常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等综合素养显著提升,教师课程整合力、创造力和协同育人能力明显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成果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学校坚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上矢志创新、砥砺前行;展望未来,仍将坚守教育初心,继续深耕细作,为学生铸就更加稳固的成长基石,搭建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以熙YUE课程,致敬美好未来!为长沙县“五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策划:课程中心
编辑:彭 伊
一审:李金竹
二审:彭 丹
三审:陈 婷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