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有11名家长走进了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家长进课堂的乐趣。
家谊妈妈以童趣盎然的《闹花灯》儿歌导入,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了从宫灯、走马灯到现代艺术灯组的演变,配合现场演示水墨晕染技法,引导幼儿在生宣纸上进行"墨韵生花"创作实践。孩子们通过“浸、染、点、绘”四步法,不仅掌握了传统水墨的随机肌理表现,更在青花蓝与胭脂红的色彩碰撞中,完成了一件件蕴含东方美学的灯笼画作。
家宁妈妈通过情景化谈话开启生态启蒙课堂,运用AR互动课件具象化展示垃圾降解周期表。从厨余垃圾的生物发酵原理到可回收物的资源再生之旅,配合"环保小卫士"分类竞技游戏,让幼儿在磁贴拼接、智能垃圾桶感应等科技教具体验中,建立起系统的垃圾四色分类认知。活动特别设置"变废为宝"创意工坊,孩子们将废旧材料改造为艺术装置,在实践中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亦臻妈妈以皮影戏非遗传承人视角展开沉浸式教学,通过微纪录片展现牛皮雕刻的72道工序。在掌握“三杆操纵法”基础技法后,孩子们使用环保PVC材料创作个性化皮影人,从绘制戏曲脸谱到组装活动关节,完整经历传统影偶制作流程。成果展示环节,小艺术家们分组编排《三打白骨精》光影剧,在幕布后默契配合台词与动作,让千年非遗在童声演绎中焕发新生机。
慕言爸爸采用“职业万花筒”互动装置开启职业认知之旅,通过全息投影呈现消防员、航天员等12种职业的VR工作实景。在"职业拼图"思维导图游戏中,孩子们发现医生与教师、建筑师与农民之间的社会协作网络。通过“梦想胶囊”时间书信活动,幼儿用图文记录未来志向,封存成专属的成长记忆盒,种下生涯规划的启蒙种子。
嘉阳爸爸通过动态PPT演示房屋从设计图纸到封顶装修的完整流程,孩子们头戴建筑师安全帽,在角色扮演中认识木匠、水电工等职业特性。实践环节中,萌娃们分组绘制创意设计图,用纸箱框架与黏土装饰搭建立体模型。在运送“砖块”接力赛和纸杯高塔挑战中,孩子们不仅掌握基础工程原理,更体会到“每一块砖都需要耐心对齐”的工匠精神。
赵锦程妈妈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认识大气压是如何产生以及大气压的威力、大气压相关的航空航天飞行的原理。通过有趣的小实验,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身边存在的大气压,将抽象物理概念转化为孩子们可触可感的探索游戏。
映辰妈妈通过故事中各式充满奇思妙想的雨伞,引导幼儿在听故事、做游戏的过程中用重复的节奏和语言来表述故事情节,并通过观察发现雨伞的细节特点,发挥想象进行匹配猜想。活动巧妙融合语言、数学、艺术多领域发展目标,让经典绘本焕发全新生机。
若水妈妈将美学教育与情感教育完美融合,引导幼儿运用点线面构成原理设计镜框纹样。在奶油胶立体造型创作中,孩子们通过揉、捏、挤等精细动作,将水晶贴、绸缎花等材料转化为送给妈妈独一无二的爱心礼物。当魔法镜映照出妈妈们的惊喜笑容,艺术创作升华为温暖的亲情对话。
“百变纸翻花,非遗进课堂”,欣怡妈妈带领孩子们认识、了解传统纸翻花技艺的历史由来和制作过程,掌握玩转纸翻花的玩法,让纸翻花在手中变出多种花样,通过非遗纸翻花体验,传统智慧在童趣玩法中得以延续。
安然妈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引领孩子们走进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传奇故事。在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里,小朋友们感受了孙悟空的英勇与不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和经典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初步的启蒙认知。
李屹卓妈妈以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幼儿学会如何识别和处理各种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在情绪的世界里航行,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一份宝贵的智慧。
家长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多元的知识视角,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也深化了家园共育的理念,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与教师携手合作,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
期待下次家长课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