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促实效
集体备课凝智慧
1
主备教师活动反思
江雪招老师:本次大班数学活动通过四个环节帮助幼儿认识1分钟,活动用动态时钟统一计时,强化时间概念。但还需要精炼语言、把控时间。
曾秀丽老师:本次模拟教学以”每日签到”为切入点,通过统计出勤情况引导幼儿认识柱状图。活动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采用涂色、重组等操作环节,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理解柱状图的结构与功能。但还需给予幼儿更多思考时间,加强分组合作指导。
傅晓燕老师:本次模拟教学以”参加羊村聚会”的情境导入,通过时钟复习、三个闯关游戏和观看生活视频三个环节,帮助幼儿逐步建立时间概念,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但分组操作时材料使用要求未说明清楚,还需优化教学策略。
李书文老师:本次球类统计活动以幼儿喜爱的球类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从投票统计到认识柱状图,再到自主操作与分享交流,活动有效地帮助幼儿掌握基础统计方法。但还需要强化操作规范,简化拓展内容。
2
成员交流研讨
线上、线下备课组成员一致认为傅晓燕老师与江雪招老师,共同呈现了《一分钟》的教学活动设计,她们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从不同的教学视角和方法入手,为大班幼儿打造了别具一格的一分钟体验课程。傅晓燕老师在幼儿理解一分钟的环节讲解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江雪招老师存在时间把握不够精准的问题,活动小结也比较模糊,后续要提升对教学时间的把控能力,并且在小结环节更加精炼、准确地总结重点内容。
备课组成员共同认为李书文老师和曾秀丽老师在《学习统计》、《我的出勤统计》模拟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巧妙引导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互动中,深入理解统计的概念与方法,让孩子们仿佛真正置身于实际的统计场景之中。李书文老师活动中缺乏同伴合作环节,后续需要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曾秀丽老师在对比统计图环节,应给予幼儿更多自由发表观点的机会,并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
最后,备课组组长进行总结,本次同课异构模拟教学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大家在反思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教师们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策略,通过深入剖析和研讨,我们共同发现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改进的地方。模拟教学的专业化实施需要教师在幼儿儿童观、教态、师幼互动、前期经验与延伸、自身素质以及教学活动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精心设计,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发展。
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教学反思和交流研讨,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END —
编辑|陈 露
编审|王水娣
监制|袁清华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龙岩市上杭县安澜桥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