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到:“幼儿入学准备教育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其中,社会准备是幼小衔接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儿童能否完全融入小学生活的前提。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帮助幼儿顺利、平稳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让我们走进幼小衔接社会准备篇
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
有利于幼儿进入小学
结交新朋友 认识新老师
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
我们是怎么交朋友的呢?
刘伊琳: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陈安歌:我交好朋友的方法就是我觉得孤单了就去找好朋友唱歌,和好朋友一起玩。
艾熙玥:我交好朋友的方式就是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
马语忆:我和我的好朋友滚铁环,一起合作,成为好朋友。
孔悦希:交朋友就是你得真心对待他。
周欣蓓:我交好朋友的方法就是和朋友轮流玩,不能抢玩具。
同伴友好相处,开开心心结交新朋友
和好朋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遇到困难互帮互助
发生冲突时尝试协商解决
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
利于幼儿入学后积极
遵守小学班规、校规
赢得同伴、老师的接纳和认可
较快地融入新集体
上课操作有秩序
品尝美食静悄悄
玩完玩具会整理
时间观念记心间
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中
承担责任、完成任务
通过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任务意识
#计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活动。
幼儿是通过熟悉的生活和活动来感知时间的。对“未来”的“预测”与计划,也仅限于有规律的生活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培养计划能力时,就要从幼儿熟悉的有规律的事件开始,让孩子感受生活中“顺序”的存在,培养幼儿初步的任务意识。
#体验
激发身心的能量在于体验
照顾动植物很细心
收拾整理齐帮忙
我是生活小能手
自理自立乐成长
居家劳动我在行
对集体的热爱
有助于幼儿适应班级和学校的环境
初步建立对集体、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爱我的幼儿园
我为集体做事情
了解家乡文化
get家乡的美景
温暖的集体生活
幼小衔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贯穿于幼儿园三年的教育全过程。对于幼儿园而言,做好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本任务。
从小班开始,一直到大班,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断提升,从最初需要老师协助穿衣吃饭,到逐渐能够独立照顾自己;社交能力日益增强,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倾听习惯逐渐养成,能够专注地聆听老师和同伴讲话;学习品质不断优化,对知识充满好奇,积极主动地探索;集体荣誉感也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中得以深化。
这些良好的习惯与能力,就像基石一样,为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他们未来的小学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准备一小步
助力成长一大步
幼小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循序渐进的
让我们在“幼小衔接”这座
通往小学的桥梁上持之以恒
让孩子以积极良好的状态
去迎接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我们一直在行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铜山行知实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