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诗相信很多小朋友、学生都会背诵,但是不见得每一位都能真的理解“粒粒皆辛苦”;“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每一所学校都在响应并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很多家庭也在呼应学校的倡议,设法增加劳动教育,但是不见得每一位接受劳动教育的孩子都能系统持续地参与劳动,能够深入地理解劳动艰辛、光荣。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体验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理解劳动的光荣,我们决定定期地和孩子一起去务农——每个周末到农村去参加务农。 和孩子一起去帮婆婆翻地。在翻地前一方面让孩子上网查阅翻地的相关知识——为什么要翻地、翻地会用到哪些农具、翻地的技巧和存在的危险等,另一方面为孩子示范翻地和让孩子尝试使用翻地的工具——锄头。 在完成翻地前的准备工作后,我和孩子在手机拍摄下开展翻地竞赛,开始时,孩子是憋住一股劲快速地抡起小锄头,一锄一锄地翻土,没多久,孩子身后就留下了类似小鳞片排列的一垄地和一双双小脚印;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升起,孩子抡起小锄头的速度明显地缓慢下来,已经没有先前的劲头,额头上明显地出现不少的汗珠,偶尔出现暂时停下来歇歇的情况,停顿期间孩子多般是叉腰或蹲下喘着粗气的,可见锄地是有一定的强度的。翻地结束,我和孩子坐在荔枝树下休息,一边喝水,一边交流翻地的感想:翻地是个体力活,要耗费不少的体力,需要一定的体能;翻地是个技巧活,要依赖一定的技术,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翻地是个危险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可能锄到脚、树枝和硬土块会飞溅伤到腿脚、锄头把会磨破手掌等,需要做好安全防护。简单地说,翻好地已经不容易了! 和孩子一起去帮婆婆照料庄稼。在需要翻地的那垄地之外,还有其他几垄地,种了玉米、苦麦菜、小辣椒、茄子、秋葵等庄稼。和孩子各自拿着小小锄头先是给庄稼除草,我们半蹲下来,弓着身子细心地把庄稼边的的杂草挖掉,然后轻轻地把庄稼周边的土挖松。给庄稼松土虽然没有翻地那样耗力,但也不轻松,特别需要费神,时间久了,腿会酸、腰会累。给庄稼除草、松土之后是施肥和浇水,施肥还是轻松点,孩子用手从小桶里抓把颗粒状的肥料均匀撒到庄稼里;浇水则是艰难点,先是用小水桶从水坑里舀满水,然后提到庄稼地里,再用小勺子舀水淋到庄稼中,一般是浇到根部那里,直至把地浇湿透才算完成。 翻地是栽种庄稼的前期一项准备,翻好地之后就是散播种子或移种小庄稼,如菜苗、豆苗、茄苗等,之后就是一系列的照料工作,如除杂草、松土、浇水、施肥、喷洒农药等,重复前述系列工作后才到收获的时候,一般是1-3月的时间。定期和孩子一起去务农,孩子认识了每一种庄稼的收获都不容易,需要付出时间、精力、体力,有时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如遇上恶劣天气,庄稼会被暴雨打垮、积水淹坏。所以能够收获回来的都是辛苦、运气的叠加,“粒粒皆辛苦”更应值得呵护、珍惜!同时,孩子定期参加务农行动,不仅认识系列的农业知识、掌握一些农耕技能,还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形成尊重劳动、积极劳动的思想意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姚达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收藏赞 (0)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解锁阅读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