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游戏化环境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游戏化环境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每次看到孩子们在游戏区里专注地探索,那种发自内心的好奇和兴奋总是让我感动。他们蹲在地上观察蚂蚁搬家,用积木搭建想象中的城堡,或者把沙子当成面粉做出各种“美食”——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行为,其实都是宝贵的自主探究过程。作为陪伴他们成长的幼教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游戏化环境中更好地呵护和培养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

说到游戏化环境,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那些五颜六色的教具和精心设计的活动区角。但真正重要的,是营造一种让孩子感到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记得有个叫乐乐的小男孩,刚开始总是怯生生地站在角落观察别人玩。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科学区的磁铁玩具,那双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我们没有急着告诉他磁铁的原理,而是让他尽情地探索——吸起回形针时的惊喜,发现同极相斥时的困惑,这些都是最真实的学习过程。你看,有时候我们大人要做的,就是管住想要指导的手,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

材料的选择其实很有讲究。我发现那些开放性强、可变性高的材料特别能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比如简单的纸箱,在孩子手中可以变成太空船、城堡或者小动物的家。相比之下,那些功能单一的电子玩具反而限制了想象力。在我带的班级里,我们特意设置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满各种自然材料和生活废旧物品。孩子们可以自由取用,经常能创造出让我们惊喜的作品。有个小女孩用纽扣和树枝做了一棵“会开花的树”,这种创意是任何现成玩具都无法替代的。

观察是指导的基础。我习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记录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哇时刻”——就是他们突然有所发现的那个瞬间。比如明明发现斜坡上的小车跑得比平地上快,他反复试验了十几次,最后兴奋地拉着每个小朋友来看他的“重大发现”。这种自发的探究行为比我们设计的任何课程都更有价值。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现在对什么感兴趣?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适时介入是个技术活。介入太早会打断孩子的思考,太晚又可能让他们失去兴趣。我的经验是,当孩子眼神开始游离,或者反复尝试都失败时,就是介入的好时机。但记住,我们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问题引导:“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要不要试试其他方法?”有一次,几个孩子在搭建积木时总是倒塌,我悄悄递了几块三角形积木,他们很快就发现了稳定结构的秘密。那种恍然大悟的表情,至今想起来都让我感到温暖。

说到情感支持,我觉得比任何技巧都重要。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时一个拥抱、一句“再试试看”往往能让孩子重拾信心。我们班的小雨曾经因为做不好手工而大哭,我告诉她:“科学家做实验也要失败很多次呢。”后来她真的像个小科学家一样,反复尝试直到成功。看到孩子们在探究中逐渐建立起的自信和韧性,这不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成长吗?

家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我经常建议家长在家里也创设一些简单的游戏化环境,比如厨房里的“科学实验”(其实就是观察冰块融化、面粉发酵这些日常现象),或者阳台上的“自然观察站”。有个家长告诉我,她五岁的儿子现在每天都要记录花盆里豆苗的生长情况,这种持续观察的习惯比背多少知识都有价值。

回过头想想,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或许就在于我们能否真正信任孩子。他们天生就是好奇的探索者,我们要做的不是填满他们的时间,而是留出空白;不是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保护提问的勇气。当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探索时,那些闪亮的眼睛和兴奋的声音,不就是最好的学习正在发生的证明吗?

(最后想说的是,幼教工作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每天都能见证这些微小而珍贵的成长时刻。看着孩子们在游戏中一点一点建构起对世界的理解,这种幸福感是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游戏化环境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