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在心
安全在行
意外伤害是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那么面对相对频发的幼儿园意外伤害,如何科学地做好防范和处理,则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处理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2023年4月3日我园开展了“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的专项培训。
首先,保健老师对本次培训做了简要的介绍。提出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或其他客观因素等原因,容易发生外伤(擦伤、跌伤、烫伤、磕碰伤、划伤等)、异物吞入、脱臼等意外伤害,所以加强教师处理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能力,提高安全意识、增长急救知识十分必要。
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教职工的急救处理能力。
培训活动后,保健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作为幼儿园教职工,应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对潜在事故的预见性,要关注幼儿生活的每一细小环节,呵护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
意外伤害处理小贴士
擦伤、磕碰摔伤处理
无皮损:皮下出血、淤青、红肿可冷/冰敷10-20分钟,使血管收缩,止血、消肿、缓解疼痛。24小时后热敷,消肿。
破皮出血:若伤轻、出血少,应清创、止血、消毒、包扎。若创口大、出血多,应压迫止血、清创、消毒、包扎,并及时送往医院。
指趾末端挤压伤处理
冷敷并将伤处高举过心脏,减少充血肿胀、缓解疼痛。24小时内要用冷敷,24小时后才用热敷。若皮损出血、指甲掀开脱落等严重情况应及时送往医院。
异物卡喉处理
清醒时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面方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
耳道异物处理
小体积异物:头歪一侧,拉耳垂,单脚跳。
蚊虫类异物:手电光照诱虫自行爬出,效果不好应去医院。
若异物取不出来,应送往医院耳鼻喉科,切忌乱掏,以免损伤耳膜。
脱臼的预防
幼儿反复多次的桡骨头半脱位后,其关节囊及韧带会愈加松弛,可形成习惯性半脱位,所以有过桡骨头半脱位的儿童日常生活中需要尤其注意:
1.日常护理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突然牵拉幼儿上肢,如牵拉双上肢“荡秋千”或者牵拉幼儿一侧上肢快走等均不建议;
2.幼儿玩耍或者睡觉时避免将肘关节压至身下;
3.幼儿洗手后避免大力甩上肢等。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怡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