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筷”乐出发
中班组课程故事分享
筷子起源于中国,是我国的传统餐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4~5岁儿童会用筷子吃饭;5~6岁儿童能熟练使用筷子。由此可见,熟练使用筷子是学龄前儿童都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壹
“筷”乐起源
讨论ing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中班孩子要学习使用筷子吃饭啦!有一天,在等待吃午饭的时间,听到孩子们讨论……
我在家用筷子吃饭,用的是和爸爸妈妈一样的筷子。
我在家也用筷子吃饭,是木头筷子。
我的是小孩吃饭用的辅助筷。
我都不用辅助筷,用大人的不锈钢的长筷子。
基于幼儿对筷子的浓厚兴趣和已有经验,为了使小朋友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使用筷子的技能,锻炼他们的手指灵活能力,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筷子的探索之旅。
贰
“筷”乐初识
对于筷子,你知道什么?你想了解些什么呢?为了弄清楚筷子的秘密,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了“筷”乐大调查。
我
的
调
查
周末,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超市、店铺里寻找不同种类的筷子。
寻
找
筷
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应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经过交流与寻找,孩子们发现了生活中常见的筷子种类有:竹制筷子、木制筷子、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陶瓷筷子、一次性筷子等。还发现了每双筷子的颜色不同、长短不一、轻重不同,有的连形状都不同呢。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孩子们对筷子的认知。
叁
“筷”乐学习
历史由来
筷子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曾用木棍、草茎来帮助进食。大约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用树枝、竹片或动物骨骼制成的筷子。
用手抓食物
用草茎进食
用树枝夹菜
名称演变
筷子在先秦时代被称为“梜”,汉代时称为“箸”,明代开始出现“筷”这一称呼。后来,由于筷子大都是由竹子制作而成,于是就有了现在“筷子”的叫法。
筷子雏形
竹节纹箸
现代筷子
正确使用方法
筷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可是吃饭时孩子们犯难了,老是夹不住菜怎么办?手怎么握筷子?怎么我的筷子总是掉地上?在讨论中孩子们想到了一些办法:
用嘴贴上去吃。
我把碗端起来用筷子把饭刮进嘴里。
把碗放的靠近一点。
在了解了筷子的知识后,孩子们对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们一起总结了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小手变成单管枪 拇指夹在筷上方
三指兄弟来帮忙 两根筷子对对齐
孩子们通过“夹豆豆”游戏练习使用筷子。
经过反复的练习,孩子们掌握了使用筷子的技巧,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用筷礼仪
筷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物品,但对于使用筷子的礼仪,孩子们又知道多少呢?“筷”乐礼仪小课堂开讲啦!
吃饭时不能打闹
筷子不敲碗
不要把筷子乱戳
吃饭时不甩筷子
公筷的使用
公筷,顾名思义,是指专用来夹菜的筷子,一般为白色。当集体用餐的时候,一个人配两双颜色不同的筷子,各有分工,一双取食筷,一双进食筷。可预防人们在用餐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应自己用筷子吃饭,并能了解简单的公共规则,且自觉遵守。孩子们在学习、练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还了解了基本的餐桌礼仪,自理能力、社会认知都得以提升。
肆
“筷”乐探秘
随着课程的开展,孩子们对筷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争先恐后地讨论着,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猜测。
问题一:为什么筷子有两根?
两根筷子是好朋友,在一起才不会孤单。
问题二:为什么筷子一头粗一头细?
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表示天,方的表示地,代表天圆地方。
问题三:只有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吗?
外国人用刀叉吃牛排,他们不用筷子。
幼儿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到其他国家也有使用筷子的,但是他们的筷子和中国的有点不一样。比如,日本的筷子比较短,筷子头很尖;韩国的筷子长度中等,一般都是扁的,而中国筷子的形状多为近似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或头圆尾方(暗含“天圆地方”)……筷子,不仅仅是一种餐具,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伍
“筷”乐游戏
为了让幼儿更熟练地使用筷子,和筷子成为“好朋友”,我们还利用筷子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筷”乐搭建
“筷”乐捞鱼
“筷”乐投壶
亲子游戏
“筷“乐抽签
“筷“乐接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在同伴游戏、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筷子的认知,体验了游戏中的愉悦,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创造力、动作协调性都得到了提高。
陆
“筷”乐设计
随着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对“筷子”的了解更加全面,他们想要设计自己喜欢的、独一无二的筷子。来看看小设计师们都设计了哪些不一样的筷子吧!
“筷”乐收获
“生活即教育”,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中国的筷子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的“筷”乐脚步还未停歇,我们的“筷”乐之旅仍在继续,我们将一路“筷”乐前行……
【完】
编辑|杨彦莉、姚馨芸
照片提供|全体中班教师
审核|陆雯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