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祭祀、踏青、种植、吃寒食等传统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围绕我园节日活动方案,教师们带领幼儿开展了丰富的活动。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清明节的认识和了解,教师们通过图片、视频介绍清明节的来历、风俗;聆听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带领了解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教师们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带领孩子们一起到户外寻找春天的足迹。在户外,他们惊奇的发现春天悄悄的来到了身边——迎春花开了、小草变绿了、柳树发芽了、春风暖暖的……大自然中的变化尽收眼底。在家里,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利用周末,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踏青、放风筝,并将精彩瞬间制作成信息报,在幼儿园里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感受春天的来临。
户外远足,教师带领幼儿寻找春天!
远足的路上小朋友寻找发现春天的变化
小朋友背上小书包,一起踏青去
大班幼儿学习制作清明节传统面食:面燕
小朋友介绍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春天的信息报
清明节时南方、北方饮食习惯各有不同,北方称清明节为寒食节,多吃寒凉食物,还有吃鸡蛋的风俗,寓意圆圆满满;南方则有食艾粄、青团的风俗。伙房阿姨给孩子们准备了绿绿的面团和豆沙,在家长的带领下亲手制作青团,品尝味道,了解不同地域的清明节美食。
大班幼儿学习制作清明节传统面食:面燕
小朋友品尝自己动手制作的青团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莫过清明”的农谚。幼儿收集来了各种蔬菜种子,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动手播种。“我种的是土豆”、“我种的是黄瓜”、“我种的是小辣椒”……幼儿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浇浇水,每天看望它,期盼小小的种子快快生根、发芽。
观察小朋友种植的小植物
小朋友给小植物浇浇水,希望它们快快长大
清明小长假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呼吁家长们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假期,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继续了解、感受春天的变化的同时,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