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学会秘书长、青岛市教科所所长 研究员 于立平主持上午会议
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宁征进行专题报告
“我刚到幼儿园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厕所,因为那里可以说悄悄话、做所谓的‘小动作’,这就让我意识到大一统的教育不适合现在的孩子,所以从实验幼儿园建园那天起,就开启了开放教育的探索。”在上午的研讨会现场,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宁征以《开放教育——幼儿成长的“伊甸园”》为题,介绍了幼儿园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的以“开放教育”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
常有人问宁园长一个问题:“你们对参观人员这么开放自己的家底,不怕被别人学去吗?”宁园长回答道:“如果怕被别人学去,那就说明你不会再创新!”宁征园长带领实验幼儿园这个团队,逐渐总结出独特办园的“三个注意”,在吸纳、借鉴和创造中丰富“开放教育”,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成长,提升教师对“开放教育”实践研究的理论建树。每月一次“家园联系表”,期末为孩子撰写2000字观察记录,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幼儿园活动照片、作品小档案……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开放教育还特别强调幼儿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比如:雾霾来了怎么办?天黑了城市是什么样?过大年孩子自主装扮富有年味的教室等,这些都成为实验幼儿园孩子们平日的活动主题。“当我第一次带领孩子们走入大自然爬上山坡的时候,我还清楚地记得,孩子们惊呼着‘世界原来这么大!我爸爸可以在这儿建高楼!’时的表情,让我至今难忘。”宁征园长在现场结合幼儿园20多年来的实践教育案例,毫无保留地分享着如何带领孩子走进水上飞机场、火车站、跨海大桥感知城市发展;让孩子亲身体会王哥庄大集的热闹场面;走进大山里的幼儿园感受自然;亲手制作并表演舞龙等多种多样的精彩实践,并支持孩子配合绘画、模型、手工制作、表演、自编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深度学习。
冯晓霞教授做专题报告
冯晓霞教授以《开放教育的深度学习——青岛实验幼儿园教育实践有感》为题,为参会人员做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冯教授对实验幼儿园开放教育中的深度学习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开放教育”强调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让幼儿在开放的生态环境中,运用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和体验,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体验快乐、感受幸福。什么是深度学习?幼儿能否进行深度学习?怎么进行有效地深度学习?一连几个追问中,冯晓霞教授用“五月的风”、“我要上学了”、“红红火火过大年”、“海底世界”等几则在实验幼儿园看到的小故事来为大家进行一一分析。
在某个班级进行海底世界主题时,有个孩子向冯老师讲述她的“海底世界”里的小鱼,如何能躲避大鲨鱼的追捕。“她告诉我,小鱼会飞啊!当大鲨鱼一来,小鱼就会像电视纪录片上演的,嗖嗖的飞起来!这多么奇妙的想象空间啊!”,冯晓霞激动地说道,“我在大班探访《我要上学了》主题时,非常感动的看到有的孩子用另一个角度来诠释这个主题,图上这俩孩子用盒子搭建一个幼儿园模型,他们说想把这份礼物留给幼儿园。这是孩子们对幼儿园最真挚的感情啊!”
冯教授对“开放教育”充满理性思维和真挚情感的深入解读,感染着每一位参会人员。宁征园长代表所有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孩子及家长,感谢冯教授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关注实验幼儿园的成长,关注团队的成长以及对青岛学前教育事业的厚爱!宁园长满怀深情与冯教授紧紧相拥,全场掌声雷动,感染着每一位参会人员。
6月18日下午,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七木田敦介绍了“日本的学前教育和保育”,通过分析日本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主要做法,为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提供参考思路和模式。
为期三天的国际研讨会让与会园长和老师收获满满
在为期3天的“构建尊重幼儿主动发展的课程”国际研讨会中,近800名与会代表与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共同学习、探讨了学前教育的前沿学术理论与实践方法,实地观摩了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等8所知名幼儿园的办园实践经验。“收获不应该是用‘大与不大’的来形容,因为实在是太丰盛!”从大连远赴而来学习的代表说道,“我们很感谢宁园长无私的给我们开放这么多‘宝藏’!让我们很幸福,也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