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由来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幼儿喜欢的季节。小草绿了,小花开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都睡醒了。孩子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再也不是臃肿的小企鹅。随着天气渐渐的暖和,幼儿在户外的时间也多起来,他们发现土里有绿色的小芽,树上的叶子也有变化,还有很多新奇的事物都发生了改变。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的小班幼儿来说,没有什么比探索新鲜事物更感兴趣的事情了。
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是小班幼儿的课程模式,他们更喜欢和春天做游戏、喜欢观察春天的变化……《美丽的春天》活动中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春天、感知春天、体验春天、探索春天,从而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好。
主题目标:
1.喜欢观看春天的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3. 能自然的与人交谈,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4.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五以内的物体,并能按数取物。
5. 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去感受音乐的节奏,并能做出身体动作。
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明显特征。
2.能口齿清楚的说儿歌。
活动准备:
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带幼儿去户外或是公园感受春天的景色和春天的变化,并拍摄一些照片回来布置照片墙。
活动过程:
1.发现春天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们都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幼儿说,教师总结)
2.学说儿歌《春来啦》。
师:你们说的真好,在春天我们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有小花、小草、还有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我们把我们的好朋友们放到一个儿歌里面吧,老师说,你们听听,我们的好朋友都在里边吗?(教师说儿歌,幼儿认真的听)
师:我们的好朋友都在儿歌里吗?你们在儿歌里都听到谁啦?
3.师幼一起说儿歌,边说边拍拍手打节奏。
活动资源:
儿歌《春来啦》
风儿吹,雨儿下,
小河水,哗啦啦。
小鸟叫,喳喳喳,
小花开,春来啦。
儿歌《春天》
春天天气真正好,
地上长出小青草,
树上小鸟喳喳叫,
花儿开口朵朵笑。
活动目标:喜欢模仿,能够运用身体模仿种子生长的过程。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模仿种子的生长过程,教师描述,幼儿做动作。
师:我们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有一个小朋友把我们种在了泥土中,怎么这么黑暗呀,好困呀。(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团缩成一团蹲在地上)
师:小朋友希望我们快快长大,给我们浇了好多水,我们喝到了水,好开心。(可以请配班老师扮演浇水的小朋友,假装给每个幼儿浇水,引导被浇过水的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开心)
师:喝饱了水,小种子们要发芽了,但是我们必须穿破头顶上厚厚的土才行。(引导幼儿做向上顶的动作)
师:哎呀,终于出来啦,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太阳公公对我们说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2.小种子长高了。
师:我们长高啦(引导幼儿慢慢站直,双手合十举向头顶),我们要开花(慢慢打开双手),花越开越大,风吹来啦,我们都站不稳啦(引导幼儿轻轻摇晃自己的身体),下雨了,我们收起花苞躲雨吧(把双手放在头上),雨停了,蜜蜂姐姐来了,我们让蜜蜂姐姐采蜜吧!(引导幼儿双手做开花状,放在胸前,教师扮成小蜜蜂去采蜜)
3.小蜜蜂采花蜜。
师:真甜呀!你的小花开的真漂亮!(教师假装品尝蜂蜜,可以往幼儿身上贴一个小贴纸表扬他的“花蜜”很甜)谁还想当小蜜蜂去采蜜?(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还可以请其他小朋友当小蜜蜂去采蜜)
活动目标:愿意亲近大自然,喜爱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活动准备:玩具小铲子和小桶。
活动过程:
1.我们一起去挖春泥。
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内或是附近的公园中挖一点泥土回来,不用挖太多,几个小朋友可以把土放在一个小桶里。
2.感受泥土,亲近自然。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手抓一抓泥土的感觉,闻一闻泥土的味道,同时还要叮嘱幼儿,在挖泥土的时候尽量不要伤害泥土里的小动物,所以挖的时候要轻轻的挖,不把它们弄疼,也不把小草弄疼。
3.整理工具我最棒。
挖土回来后,要引导幼儿一起把挖土的工具整理好,并把小手洗干净。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讨论一下在挖土的过程中,都碰到了哪些小动物,自己是怎么做的。可以用挖来的土在自然角和幼儿一起养一些比较好养的花花草草。
活动目标:能跟随音乐自由的表演。
活动准备:关于春天的歌曲;蝴蝶、花朵、纱巾等幼儿用来装扮自己的物品。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大胆表现。
2.鼓励幼儿用自然材料装扮自己,享受表演的快乐。
活动建议: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装扮材料,会增加幼儿表演的兴趣。
活动目标:在观察下,尝试用简单的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活动准备:插片一盒
活动过程:
1.帮助幼儿做好观察记录。
在幼儿记录前,教师帮助幼儿用插片插成一截短棍,并插在每盆植物中。
2.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
教师介绍记录方式,请幼儿每天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如果小蒜苗长得比插片棍高了,就请小朋友在插片棍上插上一个插片,蒜苗再长高了,小朋友就再插一个插片,最后看看蒜苗能长多高。
3.记录分享,感受植物的生长。
教师用相机记录幼儿每天观察和插插片的情况,一段时间后,与幼儿一起观看照片进行回忆,再次感受蒜苗的生长情况。
活动建议:要提示幼儿每天观察和记录。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季节变化。
2.能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感受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讨论春天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感觉现在和冬天的时候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引导幼儿从气温、穿着以及屋外的景色等多方面来感受春天的季节变化)
二、出去走一走,观察并感受春天
1.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找一找,看一看,春天来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拍照记录我的新发现。
鼓励幼儿每人都拍一张自己观察到的并能表现春天变化的图片。
三、分享我的新发现
教师将幼儿拍摄的照片冲洗或打印出来,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记录下每个孩子拍摄的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都在哪儿找到春天啦?
幼:我发现我们幼儿园里的小草变绿了。
师:还有谁发现春天来了,小草就变绿了?把你们的照片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吧。
四、展示我的新发现
将冲洗好的照片和孩子们对自己照片的描述用多种方式布置成一幅大画作,组成一幅春天的图画。
活动延伸:
可以在图书区为幼儿提供《遇见春天》、《春天什么时候来》的绘本,引导幼儿了解春天的变化。
活动目标:
1.尝试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
2.喜欢参与玩色游戏,体验油水分离绘画方法的神奇。
活动准备:活动前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外出的影像;白色油画棒、水彩、刷子、毛笔、海绵棒。
活动过程:
一、看视频,引发兴趣,帮助幼儿回忆经验
1.观看外出视频,回忆已有经验。
2.发现春天的秘密。
师:你们发现了这么多春天的秘密,春姑娘要和我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二、绘画活动,请幼儿将自己看到的秘密画在纸上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幼儿,收集幼儿的问题。
三、涂涂画画,体验油水分离的神奇
师:请小朋友自己选择一种用具,沾上颜色画一画、涂一涂,把整张纸都涂满,看看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
四、幼儿玩色,活动自然结束
1.鼓励幼儿大胆的涂涂画画。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师:谁发现秘密了?(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发现的新秘密)
活动延伸:将材料投放在美工区,幼儿通过涂涂画画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色彩的神奇。
活动建议:
1.色彩浓度要适宜。
2.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材料,如,棉签、纸团、各种毛笔、刷子等。
延伸阅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