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糖果屋
酸酸的、甜甜的、各种不同口味的糖果;软软的、硬硬的、各种不同口感的糖果;红红的、绿绿的、各种不同颜色的糖果;米老鼠、灰太狼、各种不同形状的糖果。糖果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糖果是每个孩子的最爱,贴近孩子的生活,它是促进孩子发展的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经常有孩子带来糖果与小朋友共享,孩子们也经常议论有关糖的话题。带着孩子们对糖果的喜爱,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糖果乐园。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在有关糖果的多样游戏活动中,感知糖果的不同特征,发现糖果的种种特点。当然,我们还会引导糖果好吃但不能多吃,要保护牙齿。生活中要说甜蜜的话,感受甜甜蜜蜜一家人的喜悦。因此,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兴趣,我们开展了《甜甜糖果屋》这个主题活动。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初步学习分类。
2.对糖果感兴趣,鼓励幼儿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调动多种感官加强对糖果的感知与认识。
3.愿意收集各种各样的糖果及其包装,丰富幼儿对糖果的认识。
4.在成人的提醒下,愿意与同伴一起交流自己关于“糖果”的经验,尝试参与有关“糖果”的制作。
5.乐意用不同材料、不同形式装饰、制作各种各样的糖果。
了解多吃糖会蛀牙,知道吃完甜食及进餐后要漱口或刷牙,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6.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且早晚刷牙。
7.知道与父母、亲人相处的感觉就像“糖果”一样甜蜜,体验“甜甜蜜蜜”的幸福。
8.结合母亲节,鼓励幼儿向妈妈说一句“甜蜜的话”,并为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体会自己长大了。
9.引导孩子在体会别人对自己关爱的同时,主动表达对他人的爱,学会分享。
1个月
时间:第一周
分支名称:糖果屋
教学活动:
数学:《甜甜糖,甜甜果》
语言:《我喜欢的糖果》
科学:《糖果宝宝花花衣》
艺术:《甜甜糖》
康:《糖果身房》
时间:第二周
分支名称:我和糖果做游戏
教学活动:
音乐:《跳跳糖》
美术:《糖纸大变身》.《漂亮的糖纸》
数学:《唐老鸭开店》
科学:《糖到哪里去了》
语言:《排排坐》
时间:第三周
分支名称:糖果好吃不多吃
教学活动:
艺术:《棒棒糖大世界》
语言:《没有牙齿大老虎 》
康:《咕噜噜》
科学:《甜甜的,咸咸的》
时间:第四周
分支名称:甜甜蜜蜜
教学活动:
艺术:《我是棉花糖》
语言:《我会说甜甜的话》
语言:《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艺术:《糖果饼干》
语言:《云朵棉花糖》
活动一:数学活动
甜甜糖、甜甜果
活动目标:
1.感知糖和果的关系,能将相关的糖和果匹配。
2.扩展对糖果的认识。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水果:菠萝、香蕉、苹果;水果糖:菠萝味、香蕉味、苹果味;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好朋友导入:
甜甜糖的好朋友:出示与水果糖相应的水果,让幼儿对比的闻一闻菠萝、香蕉,辨别两种水果不同的味道。
二、幼儿品尝,感知不同口味的水果糖。
请幼儿品尝菠萝、香蕉,然后再请幼儿品尝菠萝、香蕉味的水果糖(不告诉幼儿糖块的名字),请幼儿猜一猜那种糖和哪种水果是好朋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为糖果和相应的水果找朋友,知道能跟水果做朋友的糖块是水果糖。
2.游戏:找朋友。
每人一张图片,听音乐,幼儿边唱边找朋友,以角色身份随音乐的节奏做小跑步或跑跳步找朋友。当音乐唱到“敬个礼、握握手”时,相应的甜甜糖和甜甜果做敬礼、握手的动作。
三、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活动区游戏时可以到益智区玩卡片配对的游戏。
活动重点:感知糖和果的关系,能将相关的糖和果匹配。
活动难点:能将相关的糖和果匹配。
活动四:科学活动
糖果宝宝花花衣
活动目标:
1.辨别糖纸的颜色和图案。
2.尝试根据糖纸明显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糖纸、红、黄、绿色的皱纹纸绳、小夹子、圆形纸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引起兴趣。
1.漂亮的糖纸。
师:这些糖纸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哪些糖纸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
2.鼓励幼儿描述糖纸的颜色和图案。
二、进行部分:
1.帮助小熊商店分一分:引起幼儿给糖纸分类的兴趣。我们把糖纸的花花衣分一分,把一样的糖纸分在一起。
2.提供盘子,幼儿纸盘进行分类操作。
3.幼儿分类。
4.鼓励幼儿将自己分糖纸的方法与同伴分享:我是怎样分糖纸的?分在这个盘子里的糖纸什么地方一样?
5.挑战不同维度的分类。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盘子,幼儿按照颜色分类。
教师出示不同图案的盘子,幼儿按照图案形状分类。
三、结束部分。
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不同的分类方法。
活动重点:尝试根据糖纸明显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辨别糖纸的颜色和图案
活动八:科学活动
糖到哪里去了
活动目标:
1.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所发生的变化。
2.探索溶解的奥秘。
3.体验科学活动的神奇。
活动准备:每人一小杯水,一块方糖,以及用于搅拌的汤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变魔术“糖不见了”
2.思考:糖去哪里了?
二、幼儿猜想
1.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们的桌上有什么?糖放到水里怎么就不见了呢?今天请大家自己试一试,仔细看看,糖到水里会怎么样?
2.幼儿验证:观察与表达。
3.引导幼儿讨论这是溶解现象
师:你们刚才看到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见了?它真的没有了吗?到哪里去了呢? 现在又变什么样了呢?
4.幼儿讨论、交流、思考、讲述。
师:你还知道有什么东西像糖一样,在水里会“化掉”呢?
幼儿表达交流。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糖放到水里去就不见了。请你们回家以后再试一试,还有哪些东西也是这样的。
活动重点: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所发生的变化,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
活动难点: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活动十四:科学活动
甜甜的、咸咸的
活动目标:
知识:用多种感官感知糖和盐,发现糖和盐的不同。
能力: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甜和咸的食物。
情感:体验科学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透明的一次性杯子,小勺,温开水,糖,盐,搅拌棒、筷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激发兴趣。
1.出示一盘盐、一盘糖
2.问问:猜猜盘里有什么?是一样的吗?幼儿猜想。
二、活动进行。
1.认识糖和盐。
有什么办法能知道?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想的办法。
2.验证:
用不用材料醮一醮、尝一尝水的味道等。
3、观察、辨别糖和盐的不同。
三、拓展:
1.说说什么东西是甜甜的?什么东西是咸咸的?
2.出示各种不同的食物卡片,说说是什么食品?
3.游戏:甜甜的、咸咸的
请幼儿把甜甜的食品和咸咸的食品分开。
活动重点:感知糖和盐,发现糖和盐的不同,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难点:用多种感官感知。
图文由本文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