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摘要:自主性游戏是指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 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 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 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正确把握“引导”的时机, 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儿童游戏的基础上, 运用智慧的导引策略, 支持并扩展幼儿的游戏和经验建构, 有效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多元成长。笔者以大班幼儿的“玩积木”建构游戏为实例, 探究了“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四位一体的游戏导引策略。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关键词: 积木 游戏 导引 策略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一、认识与思考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建构游戏是幼儿们非常喜欢的游戏, 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有的幼儿东一茬西一茬没有持续目的性的建构;有的幼儿喜欢自娱自乐;有的幼儿喜欢反复建构同一种事物;有的幼儿争抢玩具, 还有的幼儿在游戏中存在破坏性的举动。

在幼儿积木建构游戏中教师需要在尊重幼儿自我发展线索的条件下观察游戏过程, 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引导, 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是引导者, 但是游戏的真正主动权还是要还给幼儿。经过反复的游戏观察和指导, 我们粗浅的梳理了大班搭建积木游戏的导引时机和导引策略。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二、导引的时机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我们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积木建构水平和游戏观察分析中, 我们梳理了当幼儿在积木建构游戏中出现以下情况时, 教师应当对幼儿的游戏进行适当的导引:

1. 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时。

例如:玩的兴奋了, 将积木推倒乱扔或者因争抢玩具等发生打人、咬人等过激行为时, 类似这种危险的情况下, 教师要及时制止并帮助幼儿协调, 告诉幼儿这是危险行为, 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要用安全的方式玩游戏。

2. 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不自信, 即将放弃游戏意愿时。

如孜孜想要修建城市和桥, 可是怎么也搭不好, 自己跟自己生气了。教师见状后, 进行正确的指导并和幼儿一起完成建构。这样的导引促使幼儿游戏继续下去, 最终让幼儿体验获得游戏成功的乐趣。

3. 游戏中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

如苒苒走过来找老师。我说:你想一想, 生日蜡烛是怎样的, 是不是圆圆的、长长的, 那边好像有。在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 教师应该提供幼儿帮助和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法, 以保护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4. 游戏中幼儿主动邀请你欣赏他的作品时。

如波波走过来兴奋的拉着我的手说, 老师老师你快过来看我搭的飞机呀!我一看真的搭的很逼真, 机头、机身、机翼、机尾……他还爬上去演示开飞机给我看, 我及时的鼓励他, 你的飞机搭的真棒!波波眼里是满满的满足。在幼儿主动邀请你欣赏作品时, 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以保护幼儿的自信。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三、导引的策略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在通过观察的基础上, 我们提倡“顺应、参与、支持、等待”的导引策略, 但我们认为无论是哪种导引策略, 都需考虑到老师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 我们认为应该这样做:观察———找准需要帮助的契机点———进入游戏———退出游戏。

1. 顺应———尊重幼儿游戏意愿。

大班初期的幼儿, 可以在同一主题下持续建构。同时, 同伴间的合作交往增多, 可以形成固定的游戏小组开展有主题的建构游戏。因此, 教师针对这一现状, 采用“顺应”的策略。建构游戏中可以顺应幼儿们的意见和想法, 使得建构内容更加迎合幼儿的心理需求。

案例一:比如《开心农庄》, 开心农庄有小人的灵感源自于一个可爱的孩子, 当我们建构作品全部完成之后, 我像往常一样用照片的形式介绍着作品中的一些亮点, 突然有个小女孩站起来说:“老师, 今天我们美工区也画在果园里摘果子, 有好多好多的人, 看起来可有趣了, 为什么建构区里面没有摘果子的人啊?我好想把我画的小人变出来放到建构区去摘果子。”孩子们都说:“对呀, 要是建构区也有摘果子的人肯定很好玩。”于是我说:“那我们可以画稍微大一点的小人, 将他们剪下来, 放在建构区, 也许就会变有趣了。”孩子们跃跃欲试, 都赶忙画摘果子的人!我们一起商量着小人的面部表情, 肢体动作, 以及怎么样让小人能够立住等这些小技巧, 为作品能够更完美的呈现一起努力!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 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 在游戏中教师需要实时观察, 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 不要随便打断或打扰幼儿的游戏, 充分的给予幼儿自主的空间。

2. 参与———共同修建, 图纸提示。

教师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 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分享孩子们的快乐与成就。教师观察到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 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介入到游戏当中。

案例二:晴晴、涵涵、波波在修建, 搭了又推到, 推到了又搭, 怎么也搭不好, 老师走过去询问:“我也想和你们一起玩, 我能加入吗?”三个小伙伴同意了, 于是老师继续问, 你们在搭什么, 三个人摇摇头。老师说:“那我们可得商量清楚, 先画好图纸, 然后按照图纸来进行搭建。”把设计师这顶帽子真正的还给了幼儿, 而我的角色只是一个渴望能够住进他们建构房子的房客。

需要注意的是, 自主性游戏并不是游戏中放任自流, 而是教师在观察顺应幼儿游戏意愿的前提下, 适时的介入引导, 促使游戏顺利的进行。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思考, 积累经验, 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

3. 支持———多维开放, 支持游戏。

在修建游戏中, 教师要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 重视幼儿的自主原创, 因此, 教师采用“支持”的策略, 为幼儿提供一个充分自主和开放的互动游戏环境。

案例三:大班《开心农庄》在材料的选择上, 我提供了牛奶盒、饮料罐、纸芯桶这种大型的易建构的物品作为主要建构材料, 雪花片、聪明棒等小型积塑作为辅助材料, 这样让建构整体看起来大小结合, 有难有简, 适合各个能力不同的幼儿参与建构。大班《秋季城市》则大部分选择雪花片进行建构, 而小部分是由一些简易的积塑积木组成, 所有的房子建筑风格和材质都是差不多的, 同样也适合各个能力不同的幼儿参与。

有层次的材料投放丰富了游戏的内容, 促使孩子们逐渐明确了积木建构所要表达的主题, 这是将来他们能有主题、有情节、有设计地建构积木的基础。

4. 等待———充分感受, 自我建构。

建构游戏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建构水平的制约, 要等待建构水平的发生。建构游戏是从“一般表现”向“生动表现”的提升过程, 它需要时间, 需要“重复”, 教师必须给予幼儿“重复”的时间, 慢慢的等待他们成长。

案例四:孜孜和宝宝拿起边上的辅助材料玩了一会, 然后将很多个滚筒叠在一起, 这一行为马上引起了周围孩子的兴趣, 都学着叠高, 突然叠叠高的“房子”倒下了, 引起了孩子们一阵哈哈大笑, 接下来孩子们玩得更有劲了, 叠高、推倒, 叠高、推倒。可是小孜孜不想要让同伴推到房子, 他想要搭一个很高很高的房子, 但又没有能力组织小伙伴们, 他走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老师的帮助下, 房子搭得很高很高, 小孜孜和小伙伴们兴奋得欢呼起来。房子倒下了, 孩子们又开始叠高房子的游戏了, 越叠越高。老师笑着点点头, 退出游戏, 继续观察。

幼儿重复修建中更像一种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建构, 教师在幼儿修建过程中, 不仅要帮助幼儿获取新的经验, 更多的是让幼儿去感受成功修建的过程, 而不是一味的重视和教他修建的技巧。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四、总结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在积木建构游戏中, 基于观察的基础上, 确定导引的时机, 用何种方式导引, 在教师的“适恰”的导引下, 更能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与发展。通过老师的导引, 这时的建构游戏不只是单一的建构活动, 而是被赋予了生动的游戏主题的想象游戏。大班幼儿受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局限, 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老师的导引和帮助, 更有利于维护幼儿的游戏想法, 拓展幼儿的游戏内容, 并推进游戏的发展。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参考文献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1]邱学青, 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 2001:1994-2012. 

[2]李淑贤,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05. 

[3]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 3-6岁儿童发展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黄俏甜.在区角活动中提高儿童合作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 2009. 

[6]周穗萍.在玩中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顺应·参与·支持·等待——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有效导引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