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

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图片

写在前面

自2024年9月9日起,我开始全职带娃。

全职带娃的生活我干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孩子提供了哪些生命的助力。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当我在为孩子服务时,更丰富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更好地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有益观察,我主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的五个维度(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来进行实践记录。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观察记录的划分不一定准确,也可能各领域会相互渗透,但是我觉得不影响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你也有观察记录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现状的想法,欢迎你添加我的微信:yunhubuxi0515,加入胡不喜的育儿群,我们可以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你买的轻松(打赏99元/年),我交付轻松(提供示范/陪伴/答疑价值),希望我们的育儿生活都变轻松,这是我现在追求并践行的。

我的全职服务对象:①荔枝:女孩,5岁,中班小朋友。②陈皮:男孩,2岁,会走路还不会说话。

001

自从我开始试着去理解荔枝的画,我发现她对画画的兴趣真的开始萌芽了。

现在每天放学后,她都要随意画上几笔。画什么呢?主要是画小人。她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小人家族”的生活日常。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昨天放学后,她画了一幅《两个小人在喝水》。画完,她兴致勃勃地给我讲画里发生了什么:两个小人喝水时都发生了啥。

本来我没觉得多好笑,但她讲得绘声绘色,逗得陈皮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跟着笑个不停。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过来:孩子画的是什么?是她理解的生活。她讲述的又是什么?是她对生活的理解。

画得好不好重要吗?我觉得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她有这份绘画的热情,有想通过画笔来表达自己、表达她对生活理解的强烈欲望。

我何必用外界那套评价体系去框孩子的画呢?让她充分自由地发挥自然的能力就好了。


002

就在我和陈皮玩闹的间隙,荔枝让我帮她撕透明胶布。我照做了,也没问她撕胶布要干嘛。

等我把叠好的衣服送到她房间,一眼就看到——她竟然用透明胶把那幅《两个小人在喝水》贴在了自己房间的墙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有点生气的。因为我之前反复跟她说过,不能在墙上乱贴乱画。当时真想斥责她:“透明胶撕下来,墙皮会坏的!” 

但我转念一想,不如先试试看墙会不会坏?试着扯了下胶布,发现墙没事。这下,我的气瞬间消了——原来我只是习惯性地、第一时间想要责备孩子,仅此而已。

孩子有什么错呢?她只是画得很开心,表达了她看到的日常,把妈妈和弟弟的大笑当成了对她作品的鼓励,她想把画贴起来——就像爸爸妈妈把她在大芬油画村涂色的作品挂起来那样。

她的前额叶还没发育好呢,她只是做了自然本性想做的事,还考虑不了那么周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003

当晚,我把荔枝的画发到了#云喜阅读空间·胡不喜的育儿交流群

为什么要发出来?在我看来,教育是缓慢的过程,孩子的学习与发展也是渐进的过程。我想让大家看到,孩子的兴趣可能会持续,也可能不断变化。

但既然是交流群,话题自然流动起来——从孩子的画,聊到了要不要给孩子报绘画班。

不同家庭的育儿想法就这样碰撞起来。

我为什么不给荔枝报绘画班?

第一,肯定是经济考虑。第二,我对她的期待顶多就是培养个输出型爱好。第三,比起学画画技巧,现阶段让她保持对画画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我觉得更重要。

同样是基于兴趣萌芽,Rain的妈妈就选择给他报了绘画班。她的想法也很简单——主要是想锻炼他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审美能力。

这两种观念有对错吗?我认为没有。

每个孩子生来不同,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也千差万别。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多样,那么交流的核心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交换——交换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观察,我们捕捉到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细节,我们看到的孩子兴趣的变化,以及我们能为此提供的环境支持。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父母三观的影响。

这就是我理解的“育儿观流动”的意义——正如周轶君在《教育的细节》演讲中所说,“看到他者的存在,看到他者的智慧,听听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再想一想如何去改良我们自己的土壤。”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注定会有不同的成长发展轨道,他们也不会完全贴合父母的期待或要求去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需要修正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我们成年人的认知和内心。

家庭教育植根于父母的三观,而社会教育则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为什么我要建#胡不喜的育儿交流群

——这个有些小众,不想按套路出牌的,专注于儿童观察、儿童读写的家庭养育交流群。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因为妈妈与妈妈之间也需要这种社会性的连接和相互影响。

这也是一种环境的“浸泡”,一种强关系带来的影响——听听别人做决定的理由,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见自己的育儿观。

胡不喜

2025年6月13日

『看见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48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