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写在前面
自2024年9月9日起,我开始全职带娃。
全职带娃的生活我干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孩子提供了哪些生命的助力。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当我在为孩子服务时,更丰富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更好地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有益观察,我主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的五个维度(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来进行实践记录。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观察记录的划分不一定准确,也可能各领域会相互渗透,但是我觉得不影响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你也有观察记录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现状的想法,欢迎你添加我的微信:yunhubuxi0515,加入胡不喜的育儿群,我们可以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你买的轻松(打赏99元/年),我交付轻松(提供陪伴/榜样/答疑价值),希望我们的育儿生活都变轻松,这是我现在追求并践行的。
我的全职服务对象:①荔枝:女孩,5岁,中班小朋友。②陈皮:男孩,2岁,会走路还不会说话。
儿童学习与发展实践观察
01 健康/社会/科学领域
上周三,带陈皮上了第二节早教体验课。
观察课程后,整体的早教理念我是认同的:它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从兴趣点出发引导动手能力。
所谓开发幼儿潜力,本质是提升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促进的。
早教老师也基本践行着这个理念。观察老师时,我发现自己身上存在一个明显问题:给孩子指令常常不够准确。
我们习惯用口语,比如“这个”、“那个”、“这样做”、“那样做”,但孩子其实没接收到具体该怎么做。学会用精准、易懂的语言传递指令,这点非常重要。
另一点是环境的支持。早教机构有种类丰富、适合孩子的游戏教具。
其实很多家里也有,但往往只是当作大型游乐场让孩子自己摸索,没有认真观察和引导他正确使用。
这给了我启发:在家带孩子玩时,可以借鉴这种形式——在不同房间划分区域;新游戏用品,先示范具体使用方法。
陈皮这节课的表现,对比上节课也有明显变化:
同样是插苹果卡片、玩贴贴画,他的手指精细动作更灵活,对这类游戏的兴趣也更浓了。
这揭示了一个道理:重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兴趣能在正反馈中建立起来。
老师评价陈皮“很有耐心”。因为他感兴趣的事,能连续做十多分钟——在他这个年龄段,确实挺难得的。
我观察到陈皮的自主性很强。他会看老师示范,但不会立刻照做,而是先自己探索、调整。
他也不追求结果的“准确性”。只要自己觉得做到了,就很开心——哪怕在大人眼里,那可能不是“正确”答案。对孩子来说,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我做到了”的满足感。
这给了我重要启发:对孩子而言,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他更在意探索过程中看到自己能力的变化,并为达成这种能力而开心。希望他能永远葆有这样的探索热情和初心。
02 语言/艺术领域
最近带陈皮去了两次家附近的图书馆。
为什么家里书很多,还要带他去图书馆?
今年是我践行亲子阅读的第五年,我越来越意识到——阅读环境对习惯培养至关重要。我希望多带他到能提供滋养的成长环境中去。
2岁宝宝在图书馆能安静看书吗?
深圳在推广全民阅读方面是做得很好——图书馆设有专门的少儿馆区,其中包含允许家长讲读的亲子阅读室。只要孩子不过分大喊大叫,一定分贝内的对话是允许的。
以这两次为例,陈皮的可持续阅读时间能达到30分钟左右。
2岁宝宝就开始阅读有必要吗?
非常有必要!0-6岁是幼儿大脑发育高峰期,也是自动化学习的黄金时期。
2岁宝宝有适合他们的低龄绘本。绘本阅读不是为了识字、美术鉴赏或道德教育。绘本本质上是“无为”之书,正因其“无为”,方能“无不为”。
如果非要说作用——它能同时达成多个目标,对生命是一种综合、丰富、有机的促进。
2岁宝宝对什么类型的书籍感兴趣?
根据我的观察,两岁宝宝普遍对交通类、动物类、生活物品类、情感类、动作类绘本更感兴趣。
以陈皮为例:在图书馆,他会自己找书让你讲读,且选的多是交通工具类。而讲读时,我发现他更关注书中的小动物细节,以及与他生活相关的熟悉物品。
他喜欢我给他演示书中的动作。我想这本质源于孩子的模仿天性和通过运动探索世界的方式。
他特别喜欢将绘本内容关联到生活。当我展开讲读,如果能联系他熟悉的事物或人,他就听得格外认真。这本质契合费曼学习法:人总是通过旧知关联来认识新知。
因此,从他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阅读兴趣,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03 我的全职带娃感悟
回到生命本身,接受自己是没用的人。
这让我想起沈奕斐教授说的那句:“爱的本质是激发对生命的热情,而不是做的正确。”
于是,我坦然拥抱这些时光:每天逗逗猫,看看鸟,我愿意浪费时间陪孩子做一些无用之事。陪他专注地看蚂蚁搬家,蹲着研究一片落叶的形状,这些时刻,没什么“成果”,但滋养人心。
一个人没用才能不被利用,无为才能有所为。这份“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放下“应该”和“有用”的执念,跟着孩子的节奏走,在看似无目的的陪伴中,触摸生命的本真。
路漫漫其修远兮——给陈皮办了一张读者证,以后他就有专属的阅读记录了。
在我尚有大把时间浪费的日子,想陪孩子多做一些无用之事……每周带他去逛逛图书馆,每周带他去吃吃百家饭。
让他在书架间自己溜达选书,窝在我怀里听故事;去尝尝不同饭店的家常味道,感受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正如我在朋友圈写下了对孩子的寄望:
“以后你可能会学到很多知识,了解到很多世界,可能有很多很多梦想……为娘只愿书和美食能温暖你的身体,抚慰你的心灵。”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在我看来,育儿也不例外。
观察、思考、学习、实践,用阅读滋养孩子,陪伴孩子更好地成长。
这个参与的过程,就是意义本身。
祝大小朋友节日快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