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我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下,对教师现有的专业水平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老师们不断在追随幼儿的生成活动和教师预设之间拉锯。一边想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一边还想着要推动孩子一把,让他们在现有水平下,得到全面发展。
但在推动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差异性,包括教育理念,儿童观等,这就造成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成为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单靠理论是行不通的,有效师幼互动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师幼得到共同成长。
那么怎样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成长呢?
1.给予教师自主选择权
班级教师是最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教育者,无论你是园长还是业务园长亦或者保教主任,我们可以把控好大方向,具体的选择权还是要交给班级教师。
教师的选择一个是适合班情,一个是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再一个是符合自身的专业水平,在这样符合实际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最大化发挥自身水平,并给予幼儿更大的选择权。
2.教师也有最近发展区
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下,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也有差异性,他们的发展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我们允许教师的差异性,允许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发展。
专业水平高一些的教师追随幼儿生成的课程就要多一些,能力低一点可能教师预设的情况要多于生成,那么我们也要允许他们的当下,并且小步递进的促进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发展。
3.为教师提供反思实践的机会
当我们进班指导时,要倾听教师当下的思考,不要急着去评判,要鼓励教师共享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实践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那么这就要求教师的观察或者实践是连续性的,不是碎片化的,慢慢的使得教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库。
4.对于教师的困惑要给予支持
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充满困惑的,这个时候园方要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教师把困惑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在这样探讨的过程中,会得到一条越来越清晰的思路,向实践要答案,这个答案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在一日生活中就是动态发展的。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实就像带着孩子玩游戏——得一步一步来。园里要是能让老师自己挑适合班级情况的教学方法,允许大家按自己的节奏进步,多给机会让老师边做边琢磨,再帮着解决实践里的难题,老师们自然能在和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越做越好。
毕竟教育从来不是死搬理论,而是老师和孩子在一天天的相处里,慢慢把专业能力“玩”出来,把幼儿园变成大家一起成长的快乐天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