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读过杨绛先生的书,但对她的语录却略知一二。比如“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才是人生,唯愿此生,岁月无恙,只言温暖,不语悲”;“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我们争不过岁月,也跑不过时间,唯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每一个日出日落。”
上周在图书馆借了这本小巧的口袋书《洗澡之后》,一直没来得及读,感觉最近又一直没时间,像完成任务似的一个接着一个,有时候真像个流水线工人。
翻开前言到最后一句:我把故事写完了,谁也别想再写什么续集了。
翻到结束语:故事已经结束得“敲钉转角”。谁还想写什么续集,没门儿了!
这是杨绛先生98岁时写的长篇小说,也是她最后一部小说。
内容先别说,就凭着前言和结束,就知道这位先生不简单,是个“狠人”,不只是钱钟书先生眼中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因为还没开始读内容,先让我思绪飞一会儿。
看到洗澡就让我想起了作家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沙漠观浴记。这本书也是姐姐喜欢看的,她看什么,我看什么,她看什么都能入心,我看什么都是里面有好玩的么?有什么奇特的么?有什么搞笑的么?有什么奇闻异事么?总之,她看什么,和我看什么是不一样的,加上她思维敏捷,像一个大百科一样,在我心里她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是上知天上满天星,下知地上一地草,这里有她的公众号,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既然想到了三毛,那就接着讲讲沙漠观浴记吧。
当时里面讲,有个女人告诉三毛她四年不洗澡,住在很远的沙漠里。大家自己脑补吧,确实身上很脏的,你想啊,四年不洗澡。
里面还有个灌肠的情节,用海水灌到体内,然后不停的拉啊拉。
写到拉啊拉,又想起了我的两个高中同学拉窗帘,因为那个时候就读了撒哈拉,我上学没上好,可能与整天读小说也有关,毕竟老师们讲课对我的吸引力不如小说大。
一个喜欢阳光,一个不喜欢,一个拉上,一个拉开,来回四五次以后,我女同学说,拉吧拉吧,拉死你算完!
我本来想劝架的,都是好朋友,但当时我就笑场了!
除了这个洗澡印象深刻,还有一个在哪里看的新闻,说一个老头,几十年不洗澡,整个村子都被他熏透了,他们村的村民忍无可忍,把他给吊树上吊死了。
……
不写了,该收拾收拾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