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由于没有持续观察这一组小朋友的游戏,在一对一倾听环节,当看到孩子的游戏后表征,听到孩子对游戏的反思后,我对这组小朋友的游戏进行了复盘。
实录:
她拿起来递给小朗,小朗假装吃起来。
表征:
分析:
1.孩子们在游戏中有较强的合作与创造力。尚尚和桐桐在搭建结构时不断改进,从最初的基础搭建到增加材料完善作品,体现了他们俩的空间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2.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进行“红薯加工”的情节,桐桐能接待顾客并操作“机器”进行“红薯传送”,具备一定的角色扮演和社交互动能力,能依据生活经验开展游戏情节,并且在遇到问题(红薯易滑到地上)时能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平铺长木板),反映出孩子们的应变与解决问题能力。
反思:
在本次游戏观察中,我深刻认识到持续观察的重要性。由于未能全程跟进,可能错失了孩子们在搭建初期的创意萌发与讨论环节,这对全面理解游戏进程有一定影响。
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会加强观察的持续性,及时给予孩子们反馈与引导,促进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长与发展。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