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家长宣传手册》建议家长试着当一个大“顽童”,参与到孩子游戏之中。
其实,在生活中,如果孩子的父母是保有好奇心和童心的,对于孩子来讲,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这一批孩子家长,最懂孩子的莫过于幼儿园老师,如果宝宝的爸爸妈妈是幼儿园老师,这就比保有童心和好奇心的家长,要更有优势,因为幼儿园的老师是懂孩子的家长,并且幼儿园的老师本来就是“大儿童”。
普通家长要怎么做呢?首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和孩子聊聊天。就以一个好奇宝宝的心态去倾听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如果你表现出来的是好奇心,他们会很乐意与你分享。比如孩子与你讲某件事时,你可以表现出非常好奇的样子,其实不是表现,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于自己宝宝的好奇。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表现出一点点的不耐烦,孩子都是敏感的,尤其是对自己至亲的人,所以我们一定带着十足的耐心和爱心以朋友的身份来与孩子谈心。
有的家长讲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现在的家长工作压力大,回家之后,如果有老人帮忙的会稍微还一些,没有老人帮忙的家长回家之后还要忙忙活活做饭,那我们就需要利用零散的时间与幼儿进行亲子沟通。
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睡前时间等,都要充分利用起来。因为我们作为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孩子们最信任的人。
那父母在陪伴孩子游戏时,一定放下好为人师的样子,我们要尝试着示弱,我知道大家作为成年人很强,但是在孩子面前适当的示弱实际上是在促进幼儿成长,让孩子充满信心。孩子只是与你游戏,不是竞技,要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我们退后一步,顺应孩子。就像插稻,我们一直在退后,实际上退后也是一种向前,当你抬起头时,一棵棵秧苗已经插好。
与孩子相处,我们还要做民主点的父母。孩子稍有不顺从,有的家长就会威胁孩子,你不什么,我就不给你什么什么了。这样的语言暴力,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在与小朋友接触时,他会把成人的一些行为模仿过来。如果一直处在高压的状态下,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当然,我们作为父母,也本能一味的退后,尤其是有些父母,溺爱孩子,甚至讨好孩子,这些相处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还要深知身教大于言教。自己本身没有好的习惯,而去要求孩子时,效果一定不佳。有的父母会讲,我懒我的孩子就懒吗?我习惯不好,我的孩子就习惯不好吗?答案虽然不是绝对的,但这样负面的影响,一定会给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那就做一个“大儿童”吧,陪着孩子重温童年的乐趣,同享童年的感觉,与孩子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