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1.《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 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用贝壳, 螺壳,树叶等辅助材料给石头化化妆为主线,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体现了课程的生 活化,发展性。
2.在艺术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教与不教”两个极端.一是害怕传授技能就抹杀了孩 子的创造力,举步不前,也就流失了很多教育契机,使孩子得不到发展;一是传统的你教我学, 依葫芦画瓢,把”技巧”当做衡量孩子的标准,孩子没有发挥想象的空间.本活动考虑到大班幼 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借助石头特有的外形,利用材料进行装饰,使孩子们在活动 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积累表达技能,发展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石头的外形发挥想象.
2.尝试运用辅助材料装饰石头,发展个性化表达能力与创造力.
3.体验在石头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头.
2.水粉颜料,皱纹纸,泡沫胶,吸管,棉签,树枝,树叶,毛线,布料,橡皮泥,贝 壳,螺壳等辅助材料.
3.人手一张垫板,一个纸盒.
4.有关石头彩塑,塑造的图书,图片资料以及教师制作的欣赏范 例.
5.课件:鹅尾神石园图片.
活动过程 :
一,以启发孩子回忆参观鹅尾神石园引入,激发兴趣 师: 小朋友, 你们去过鹅尾神石园吗?(利用演示文稿激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昨天, 老师也去了神石园,看到了很多神奇的石头,还用照相机拍了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这 些石头到底有什么神奇. 师:(逐一出示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乌龟,大象,拇指,犀牛,河马…… 师:你看到的景象都是什么组成的? 幼:石头. 师:这是什么?(把幻灯定格在五指山景象) 幼:手. 师:对,今天也请小朋友用灵巧的手为我们大班建个神石园. (反思: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孩子熟 悉的鹅尾神石园.更容易引发孩子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
1.交流,想象 师:(随意出示一块石头)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头,你们看它像什么? 幼:脸蛋儿,乌龟,蝴蝶,头,大 象,金鱼,蜗牛,青蛙,鱼…… 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你能告诉大家,你想用哪些材料把它装扮成人的脸蛋儿,乌 龟,蝴蝶,金鱼呢? 幼:用橡皮泥做成眼睛,用毛线做尾巴,粘在石头上就成了金鱼. 幼:用牙签做须就可做成蝴蝶. 幼:用小海螺做眼睛就成了乌龟. 反思:通过想象和交流,孩子们发现,原来利用石头的形状和一些材料,可以创作出不 同的作品,他们畅所欲言,跃跃欲试.)
2.教师适时给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 师:(出示两块石头)小朋友能用两块石头变成什么呢? 幼:变成人,一块当脸蛋,一块当身体. 幼:长颈鹿,老虎,船,小山,小树,草地…… 师:你用什么材料把两块石头粘起来? 幼:透明胶,双面胶,白乳胶,橡皮泥…… 师:这些方法待会儿请小朋友都去试一试,看行不行. 师:我今天还带来一种材料(泡沫胶),也可以把两块石头粘在一起.(演示方法) (反思:在一种面向全体幼儿的艺术教育中,技能技巧的培养应该不是最主要目的,它们应 作为帮助幼儿保持活动兴趣,进行创造的手段.) 师:小朋友想一想,你在给石头化妆时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 幼:怎样才能把蝴蝶的须粘在石头上. 师:哪个小朋友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幼:先用橡皮泥粘在石头上,把牙签插在橡皮泥上就行了. (反思:创作过程中凸显出的技能技巧问题不容忽视,当孩子思索怎样把两块石头粘在 一起时,教师的启发与引导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师:请小朋友看看区角架上有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你准备用哪些材料. (反思: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 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要求:(
1)先想好要用哪些材料,再拿一个盒子去取材料,在垫板上操作. (反思:材料的投放给了孩子 自己要做什么, (
2)先观察石头的形状像什 物体的主要特 直接进入创作角色的机会,孩子在 选择时就非常明确 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做.) 么.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再进行 装扮. 饰石头,表现真实 有的外形,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装
(反思:引导幼儿根据石头特
征,提高作品的美感.)
3)安静操作,注意卫生,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 师:我在区角架上放了一些老,师创作的作品,每个小组的桌上还有一本画册,待会儿 有困难需要帮 ; 助的小朋友可以先去看看(为想象,创作有困难的孩子提供帮助). (反思:投放有关石头的图片,画册,使幼儿获得技能技巧与表现形式的间接经验;
投放制作的石头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如何根据石头本身的形状变出有趣的造型,并在欣赏中明确:要想将石头变得更形象,就要将动物和其他东西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孩子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 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给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引导幼儿个性化地表达. 师关注一: 俞超小朋友要将两块石头粘在一起时, 先在石头上刷颜料, 再尝试用橡皮泥, 白乳胶,万能胶,透明胶等来粘,都不成功;最后改成先用泡沫胶将两块石头粘上,再给石头刷 颜料,终于成功了. 师关注二: 心如小朋友在区角架旁来回走了几次, 都是空手而归. 我在她的垫板上看到, 她用石头做成了金鱼的身子, 用小海螺做成了金鱼的眼睛, 显然她是在寻找用什么材料做金鱼的 尾巴.我便牵着她的小手来到区角架旁取出树叶,皱纹纸,卡纸等,请她试试.她迟疑了一会儿, 高兴地拣起一片树叶,用小剪刀认真地剪起来…… 师关注三:张涛小朋友手拿一块石头,反复翻看着,眼神一片茫然.”张涛,你想出来 要做什么了吗?”张涛摇摇头,”你可以看看这些石头作品画册,也可以到区域里去看老师做过 的一些作品,好吗?””好的.”张涛高兴地拿起作品画册,开始了他的创作. (反思:教师根据孩子的创作情况,关注个别差异,当幼儿遇到麻烦,受到最基本的技 能技巧的干扰时,应该适时提供可靠的支架,让幼儿获得恰当的帮助.这样有助于幼儿获得相关 的经验,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提升美术创造力.) 五,交流,分享
1.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展台上,引导孩子与客人老师共同欣赏 师:请小朋友把做完的作品放到我们班的”神石园”里,没有做完的作品插上一面黄旗也放 到里面,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把石头装扮成什么了. 幼:这是蝴蝶;这是螃蟹;这是帆船,鲨鱼,昌鱼,金鱼……(孩子有的兴奋地分享着, 有的难免有些失落……)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棒,盈盈用石头做蜗牛身体,将海螺固定在石头上做蜗 牛的壳;吴宇用树叶剪成兔子的耳朵,用小螺和卡纸分别做出了眼睛和嘴巴;雨婷用吸管做螃蟹 的脚;怡颖虽然还没完全做完,想法也很好,用两块石头粘成了小人儿……
2.未制作好的作品待区域活动时继续完成 (反思: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 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 达.让每个孩子都把作品放在展台上,让人人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