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 训练幼儿小肌肉的运动,学习用一手按着,一手撕的方法撕弧线。
- 培养幼儿对撕纸的兴趣,增加幼儿满足感。
重点:幼儿能够了解弧线与直线的不同点。
难点:尝试用老师教给的撕纸方法撕弧线。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随着现在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先进,使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更早的接触到了社会,在许多方面都聪明了很多,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礼品、工具等都是精美而色彩鲜艳的,不需要他们通过复杂的工序自己动手制作,只要一拼一插就完成了。其实这样反而使得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下降了,而就这一点来说是与社会人才培养背道而驰的。
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在幼儿年龄特点上也说到:“3岁左右的幼儿美术创造能力基本处于‘涂鸦期’,他们喜欢随意画画,撕纸,玩泥。”可见这正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一个开始时期,如果加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会有迅速的发展。根据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宗旨:快乐与发展,我设计了这节‘弯弯的小桥’,让孩子们在欣赏小桥后,边听故事的前提下边撕纸,并将自己完成的作品贴出来以帮助故事中的小主人。
活动准备:
- 彩色纸、胶水、棉签、白纸、油画棒、小桥图片、范例
- 上学期学习了直线撕纸方法,而且幼儿已经基本掌握。
- 事先带幼儿到附近公园观看过小拱桥
活动过程:
- 讲故事《小羊过桥》
——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
——引出故事中的重要环节:小桥
- 边回忆公园中的小桥,观看各种小桥图片
- 教师示范小桥撕法
——出示范例
——复习撕纸儿歌
——逐步讲解小桥撕法
——提示幼儿纸的一端有小口,从那里撕比较容易
- 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撕纸
——边撕纸边数数
——将小桥撕好后,粘贴在小河上
——给画进行装饰
- 同伴交流
——展示自己作品
——请幼儿自己来讲解一下自己的小桥特色
——教师小结
个人反思:
这节课上的效果基本上不错,活动的目标基本都已经达到。幼儿了解了撕纸的方法,但还需要多练习。对于幼儿的视觉感受来讲,直线与弧线的不同点只在于一个是平平的线,一个是弯弯的线,但是在动手操作方面,直线与弧线的撕纸能力要求上是大大不同的,也可以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直线撕法,当用力过大后出现拉纸现象,对于作品的好坏没有太大影响。而弧线撕法,如果出现拉纸现象那么作品绝对是失败的。而现在他们虽然了解了要一手按着,一手来撕,但是完成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而解决的策略呢,一个是边数边撕法:让幼儿的动作幅度减小,避免拉纸;一个是由简到难法:撕纸的第一下由老师用剪刀剪开,慢慢幼儿熟悉方法了,动作熟练了后在自己撕第一下(因为撕纸的第一下是最难的)
附:撕纸儿歌
1、两只小手,都是好朋友,
大拇哥,二拇弟,
相亲相爱不分手,
向着小脸儿撕呀撕,
嗨呦!嗨呦!
2、两只小手,都是好朋友,
两个大拇哥,
两个二拇弟,
他们分别在一起,
一手按,一手撕,
一起合作都是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