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名称:礼物大集合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通过排列的方法寻找两个集合的交集。
2、通过操作材料,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排列的方法寻找两个集合的交集。
活动难点:对交集位置的认识。
活动准备:
1、ppt(见后附)
2、操作材料、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有没有收到过礼物?收到过哪些礼物?
二、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学会通过排列的方法寻找交集。
(1)引导幼儿确认小熊和小兔有哪些礼物。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它们也收到了许多的礼物,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究竟是哪两位客人呢?是谁呀!(小熊和小兔)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红色的圈来装小熊的礼物,蓝色的圈来装小兔的礼物。
教师:小熊和小兔都有哪些礼物啊?小熊和小兔都有哪些相同的礼物?
(2)找出相同的礼物,并整理集合。
教师:那小朋友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小熊和小兔一眼就能看出哪些礼物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它们的礼物分别排成一排,这样看起来是不要清楚很多呀!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把小熊和小兔拥有相同的礼物都放在我们的这两个圆相交的位置。汽车是相同的;西瓜是相同的;书本是相同的;篮球是相同的。
教师小结:既属于小兔又属于小熊的物品就是交集,他的位置是两个圆相交的位置。
教师:我们看看他们还剩下些什么礼物?
(3)出示课件,再次巩固对集合的理解。
教师:小朋友们看小熊和小兔书包里有哪些一样的东西啊?
三、幼儿操作(操作材料如PPT最后一张图片,还可以设置难度更大的以提现幼儿的层次性),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熊和小兔收到的礼物,请我们小朋友帮他们看
看他们有什么礼物是一样的?
先排列图形,再将相同的图形放到交集的区域内,最后将相应的图形放到相应的区域内
(1)幼儿操作材料。
(2)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3)观看课件,幼儿进行验证。
附PPT:
礼物大集合活动反思
“集合”这个概念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如果直接告诉幼儿这个概念他们是不会懂得。我在活动中运用PPT向孩子们一步步展示两个小动物收到的礼物(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引出“集合”的概念,同时手在PPT上画出集合的礼物,已这样更直观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集合”。PPT后面再一次出现两种小动物的礼物让幼儿和我一起有序的找出两种小动物共同的礼物加深幼儿对“集合”的认识。在最后幼儿操作的环节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了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简单的是礼物少,难得是礼物多),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已经知道去找到两种小动物共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