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酸甜苦辣”四种味道的认识,并掌握更多的生活中常见的“酸甜苦辣”的实物。
2.会使用“酸溜溜”“甜丝丝”“辣乎乎”“苦涩涩”等词汇描述味觉体验,并使用表情展现。
3.培养幼儿乐于观察生活、探索生活的欲望。
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感官体验认识“酸甜苦辣”四种口味,并可以使用语言描述。
难点:让幼儿掌握“甜丝丝”“酸溜溜”等词汇的运用。
二、活动准备
经验:已有基本的味觉常识。
材料:橘子、糖水、醋、苦瓜等食物,盛装食物的器皿。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新编“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吸引幼儿注意。
2、提问故事情节,引导小朋友回忆故事。
出示食物教具,巩固幼儿对“酸甜苦辣”四种口味的认识,学会多种感官辨别。
小猴子第一次摘的是什么?什么表情?
小猴子很开心,因为西瓜吃到嘴里甜丝丝的,它感到很满足。请幼儿跟老师说“甜丝丝的大西瓜”。
小猴子第二个看见的水果是什么?什么表情?
“酸溜溜的梅子”,鼓励幼儿表演吃梅子。
小猴子第三次吃了什么?什么味道?
“苦涩涩的苦瓜”,引导幼儿表演吃苦瓜。
小猴子最后一次吃的是什么?吃完嘴巴感觉怎么样?
“辣乎乎的辣椒”,一起表演吃辣椒。
3、出示真实食物等,请孩子们品尝。
“刚刚乐乐品尝的是糖水,他说这是甜丝丝的。”(教师将“甜丝丝”的词语牌贴在水杯上。其余三种依次进行。)
4、发散思维,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酸甜苦辣”的果蔬(苹果、梨子……)。
四、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建构区,请幼儿根据口味特征给不同的果蔬分类。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周末带孩子一起去农贸市场,观察不同的果蔬,并了解这些果蔬的口味。
附:新编故事《小猴子下山》
最近其他的小动物朋友都不在家,小猴子自己待在山上,没有小伙伴陪它一起做游戏,觉得很无聊。于是它决定去找住在山脚下的小白兔一起玩。
小猴子收拾好行李出发了。走着走着,口渴了,这时候它发现道路两边,有许多又大又圆的西瓜。“砰”!小猴子用石头砸开了其中一个大西瓜“啊呜”一下,吃了好一大口,“甜丝丝的大西瓜,真好吃!”小猴子开心的说。
吃完大西瓜,小猴子不口渴了,继续赶路。突然,他发现远处有一棵绿色的大树,上面结满了绿色的果子,小猴子想,这一定很好吃。于是他轻轻一跳,摘了一颗最大的,刚咬一口便“哇”的一下吐了出来。原来这绿色的果子是还没成熟的梅子,味道特别酸,“这个酸溜溜的果子,下次我再也不吃了!”小猴子皱着眉头说。
小猴子到河边漱漱口,继续出发了。看!前面好热闹哟!原来有很多人在逛集市。小猴子见很多人在买老伯伯新上市的苦瓜,就走了过去,“咦,这是什么东西,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多鼓囊囊的小包?”说完就拿起一根苦瓜尝了一口。“噗,这苦涩涩的东西真难吃!”小猴子翘着嘴巴说。
离开了老伯伯的摊位,小猴子又来到一个卖红辣椒的老奶奶摊位面前,小猴子心想,“这么漂亮的小辣椒,肯定很好吃”。于是,它偷偷的放了一个到嘴里了,“啊!好辣呀,我的嘴巴辣乎乎的,怎么办呀?”小猴子急的直跺脚,眼泪都快落下了。辛亏老奶奶准备了一杯水,喝完水舒服多了。
就这样小猴子边玩边赶路,终于在天黑之前到了小兔子家。它把路上遇到的事情,都告诉了小兔子,小兔子说:“下次千万不要乱吃东西了!不然你的身体会很难受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