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内涵分析
绘本《子儿,吐吐》希望通过主人公胖脸儿“吞子长树”这一推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告诉读者: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而且取材贴近幼儿生活,吃瓜不吐籽儿常常发生在缺乏生活经验的幼儿身上,易被他们接受和喜爱。
活动设计思路
1.胖脸儿吞木瓜子儿是故事的开端,想像“吞子长树”的种种结果及复杂的心理变化是高潮,发现“吞子儿不能长树”是结尾。其中最能表现和呈现胖脸性格特点的是高潮部分,结合幼儿集中注意力时间有限的特点,教学活动中我只选取第二部分。
2.该绘本图能说话,字能绘图:会通过文字的大小变化来表现人物纷乱和焦虑的心情,也会通过夸张某幅画面推进故事的发展。这种独特的呈现方式虽然新颖,但对于注意力易分散的幼儿来说,不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因此,在课程设计时,我选取部分关系故事情节发展的画面和主要文字以PPT形式呈现。
3.胖脸儿丰富的表情记录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所以我找了最具代表性的、最能反映胖脸儿心情的表情以图片的形式重点呈现。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阅读及自主阅读的活动方式,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文末附故事简介)
2.能够大胆地、创造性地想象头上长树带来的麻烦事以及意想不到的好事。
3.通过观察胖脸儿表情的变化,体会胖脸儿由恐惧到释怀、期待的心理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子儿,吐吐》图书人手一本,做好书签标记。
2.教学PPT
3.音效1:悲伤地音乐和孩子的哭声;音效2:欢快的音乐和孩子的笑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图1
1.图1是小猪班的集体照,有一个小朋友叫胖脸儿,你能找到它吗?猜猜为什么它的脸这么胖?
图2
2.午点时间到了,今天吃的是什么?猜一猜谁吃的最快?胖脸儿桌上的子儿哪去了?
图3
3.发现胖脸儿把子儿吃到肚子里大家都很担心,纷纷议论起来,大家在讨论什么?
PPT出示文字:那怎么办?会死掉?真的吗?不会吧?!播放声音:会长树!
图4
4.子儿埋到土里会发芽,把子儿吞进肚子里和埋到土里当然一样咯!胖脸儿也相信了。
二、创设情境,体验头上长树的不方便,体会胖脸儿恐惧、担心的心情。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头上长树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当时的心情
提问:如果你的头上长了一颗又高又大的树,你的心情会怎样?会怎么想?
2.借助道具,创设情境
(1)下雨天撑雨伞
(2)做运动、做体操
(3)低头捡东西
提问:你觉得头上长树方便吗?哪里不方便?
图5
3.观察图5。
头上长树的胖脸儿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不方便,胖脸儿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幼儿体会胖脸儿恐惧、担心的心情。
三、自主阅读,体会胖脸儿心情的变化。
图6
图7
出示图6、图7、播放音效:咦?胖脸儿怎么笑了?
提问:发生了哪些意象不到的事?还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四、活动结束
出示“?”:吃了木瓜籽真的会长树吗?答案就在书里,请小朋友们回家自己寻找答案,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附:绘本故事简介
小猪“胖脸儿”吃东西总是又快又多。这一次,它连木瓜子儿都吞了下去。吞下子儿会怎样?“会死掉?”“真的吗?”,小猪宝宝们紧张极了,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会长树!”胖脸儿听得脸都发白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想象着自己头上张树的样子,然后哭了起来。“如果头上长着一颗木瓜树,一定会被大家看成个大怪物”、“如果头上长这一棵树,我的床太小了,连觉都睡不好”,他陷入沮丧、担忧和哭泣之中。
“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我可以让小鸟落在上面晒太阳”、“还可以给小伙伴乘凉”,胖脸儿开始坦然的释怀甚至热切的期待,“我得赶快回家,让树好好地长出来才行”。
结果木瓜树并没有长出来,木瓜子儿也随着便便被冲走了。胖脸儿伴随着一点点失望,又一次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和安慰,“也好,万一长出来的木瓜不好吃,反而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