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我是环保小卫士 (一)
活动目标:
观察图片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知道什么是垃圾。
知道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积极思考保护环境的办法。
学会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危险垃圾和厨余垃圾。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教学活动
活动准备:
身边环境(班级、操场,家里,小区里,)干净整洁和有垃圾,脏的照片。垃圾污染图片。
小朋友们捡垃圾的照片和垃圾。
自制垃圾分类车,贴上垃圾分类的标志。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知道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难点:学会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危险垃圾和厨余垃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组图片,请小朋友们来欣赏一下(身边环境:班级、操场,家里,小区里干净整洁的照片)。
①小朋友们看了这些照片有什么感受?
②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干净整洁的,所以我们的心情是高兴的、愉悦的。
2、教师:下面小朋友们再来看一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时照的照片。
①小朋友们看了这些照片,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呢?
②垃圾污染了我们的环境,污染了我们的土地,污染了我们的河流。我们应该怎么做?(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③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我们看看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二)学习垃圾分类
1、教师:小朋友们做的真好,你们都是环保小卫士,把捡来的垃圾都扔在了垃圾桶里。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三个垃圾桶吗?为什么垃圾要分类(图)(幼儿交流)
小结: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这样就不会制造很多的垃圾了,我们的大自然就可以减少污染了。
2、播放PPT,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和各类的垃圾
(1)小朋友们说了有的垃圾可以回收,你们看这是蓝色垃圾桶,这个标志小朋友们认识吗?(可回收垃圾),那可回收的垃圾都有什么呢?小朋友们看一看。
(2)依次是认识其它垃圾、危险垃圾和厨余垃圾。
3、教师:看、来了一辆垃圾分类车,小朋友们把你们捡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吧。(幼儿进行垃圾分类)
4、教师:保护环境,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们都参与了,你们都是环保小卫士,为了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的美好,让更多的人来保护环境,小朋友们愿意去向大家宣传环保知识吗?那我们下次就把垃圾要分类宣传给大家好吗?
活动名称:我是环保小卫士(二)
活动目标:
愿意将自己知道的环保知识做成宣传画,丰富幼儿感性认识。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愿意为他人宣传环保知识,体验成功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垃圾分类标志和垃圾图片若干。蓝、灰、绿、红旗各两张。
自制垃圾分类车。
垃圾污染图片。小朋友们捡垃圾的照片和垃圾。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愿意将自己知道的环保知识做成宣传画,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愿意为他人宣传环保知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制作宣传画。
1、教师: 上次活动,小朋友们学习了垃圾分类,也愿意报保护环境的好方法宣传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去爱护我们的环境,今天我们就按照小朋友们讨论的结果分小组进行活动。
①垃圾分类宣传期,将垃圾桶的四个颜色分别做成四面旗子,将垃圾分类标志和垃圾的图片贴在旗子上。
②制作争当小卫士宣传画:将垃圾污染的照片,小朋友捡垃圾的照片,垃圾桶分类的照片贴到一张大纸上做成宣传画。
③整理垃圾分类车的标志及物品。
(二)宣传环境保护知识。
①教师: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开始行动吧,把我们的垃圾分类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小朋友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吧。
②分组宣传:一组去向弟弟妹妹宣传垃圾分类旗,二组向中班的小朋友宣传争当环保小卫士宣传画。三组把弟弟妹妹请到班上介绍垃圾分类车。
鼓励能力幼儿积极参加,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体验交往的快乐。教师对此活动进行怕照。
活动反思
活动的由来:
环保意识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通过我班的主题活动《快乐汽车城》——汽车尾气的危害,幼儿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借着幼儿的兴趣点,以我们身边的环境(垃圾的污染)为切入点,通过幼儿观察身边的环境,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能将观念转变为实际行动,我开展了《环保小卫士》系列活动。引导幼儿知道垃圾带给我们的影响、危害,知道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减少污染,深入探讨垃圾分类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产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通过宣传保护环境、垃圾分类等活动,丰富幼儿感性认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初步的责任感。
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原则,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本次系列活动制定了以下目标:
1、观察图片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知道什么是垃圾。
2、知道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积极思考保护环境的办法。
3、学会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危险垃圾和厨余垃圾。
4、愿意将自己知道的环保知识做成宣传画,丰富幼儿感性认识。
5、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6、愿意为他人宣传环保知识,体验成功的自豪感。
教学的实施与效果:
本次活动内容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通过观察身边环境图片,引出主题-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垃圾的产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应怎样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当谈到“如果这些垃圾扔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怎样做啊?”小朋友们都知道要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不能乱扔垃圾。在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的问题时,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纷纷抢着发言,说出了幼儿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小朋友还能准确的说出小区里的垃圾桶是可回收垃圾筒,其他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通过学习,我发现,孩子们较之以前更能自觉地保持个人的卫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脏物能主动捡起来放入垃圾桶;乱扔、乱捡脏东西的现象明显减少。
活动内容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引导幼儿认识它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并从自身做起,从小做起,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本次活动在设计中注重幼儿的社会实践。通过“和爸爸妈妈捡垃圾”、“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等活动,让幼儿走入社会,丰富幼儿感性认识,加强了幼儿与社会的联系,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社会责任感。本次活动设计注重幼儿动手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幼儿在愉快的讨论与合作中完成的,使幼儿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活动不足和改进措施:
不足一: 进行垃圾分类时,幼儿常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觉得鱼刺、骨头之类的都属于其他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说明平时我们成人的行为误导了幼儿,所以,我们要和幼儿一同认识垃圾分类,从我们每个人开始做起。
不足二:保护环境的问题需要我们和幼儿一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要坚持把保护环境进行到底。作为教师更得以身作则。
如欲了解更多地球日的活动方案、环创、手工,请点击《地球日》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