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细则》中“康领域”明确指出: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最近随着2场秋雨的袭来,温骤降,孩子们陆续戴上手套了。来园的时候,我会和孩子们在一起谈论起他们心爱的手套,他们很开心,这给了我教育的灵感。我想:手套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能否利用手套演绎一个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呢?结合以前我们曾开展过的“袜子找朋友”活动,幼儿已积累了初步的配对经验,我预设了集体教学活动“有趣的手套”。
本次活动凸现一个“趣”字,即各种各样不同手套的“有趣”,让幼儿找找、说说、戴戴手套的“乐趣”,以及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挑战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多向思维的发展。
1.知道手套在寒冷的季节可以用来保暖(技能)
2.喜欢各种手套,掌握戴手套的方法。(认知)
3.在欣赏、制作中体验活动的乐趣。(情感)
活动重点:知道手套的作用,喜欢戴手套。
活动难点:学习戴各种手套的方法。
※首先它来源于本次活动目标,另外本班幼儿在生活中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欠缺,
虽然在日常教学中也涉及到了此方面的内容,但由于教师说的过多,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不够,因此,我将通过情景创设《手套商店》,以及教师的引导和提问,知道手套的作用,喜欢戴手套,作为本活动的重点。
难点:学习戴各种手套的方法,体验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的“兴趣”。
制定难点的依据:依据我班幼儿在情感、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不善于用语言交流、表达,所以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后,将实践后的快乐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
1演示法:教师为幼儿创设情景《手套商店》。
2谈话法:与幼儿一起进行谈话、交流、游戏等教学手段获得了手套的主要特点及不同。
3操作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体验手套的有趣。
物质准备:
创设手套商店场景,其中包括各种不同种类的手套(如五指的、并指的、半指的、能翻盖的、有挂绳的,大人戴的手套和幼儿戴的手套等)。
经验准备:
家长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手套商店。有对于手套种类、颜色、花纹有的初步了解。
第一部分:教师情景创设《手套商店》5分钟
第二部分: 参观手套商店,引导幼儿发现手套的不同。8~10分钟
第三部分: 戴手套 ,体验手套能保暖。3~5分钟
为了让本次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我以情景观察《手套商店》为线索,展开了一系列有趣的手套活动: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呈现“手套商店”场景,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1.这是什么地方?
2.手套商店里有些什么?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二、看看说说,掌握戴五指手套的方法
参观手套商店,引导幼儿发现手套的不同。
(1)手套商店里有那么多手套,你最喜欢哪一副手套?(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这只手套有什么特别?
(3)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手套的颜色、大小、花纹、款式进行感知比较五指和并指手套。)
三、找找戴戴,体验手套能保暖
1.幼儿自由挑选手套,鼓励他们自己学戴手套。
(1)每个人要选几只手套?为什么要选两只手套?(丰富词汇:一副手套)
(2)请你去选一副自己最喜欢的手套,戴在手上。(重点帮助戴“分指手套”的幼儿。)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手套是什么样的?戴上手套后有什么感觉?
(1)你的手套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同伴之间互相交流。)
(2)带上手套后你的小手有什么感觉?(丰富词汇:暖和、温暖、舒服……)
3.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小手套》,激发幼儿喜欢自己的小手套。
一副小手套,真呀真漂亮。带上小手套,真呀真暖和。
4.幼儿为教师挑选手套。
(1)你们戴上了手套都觉得很暖和,我的手好冷呀。(引发幼儿主动为教师挑选手套的愿望。)
(2)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他们也想戴上暖和的手套,请你们挑选一副手套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