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研
讨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一滴水、一个水瓶,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我们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童言
趣语,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课程故事是指教师基于幼儿的真实活动: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他们在课程中的探索、问题解决、互动交往等过程,并分析其学习与发展价值的教育案例。它强调儿童视角,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轨迹,而非单纯的教学流程记录。
研讨过程中课程更强调游戏化、生活化、综合性、活动性,更注重过程和幼儿的发展性。
通过走出去学习,开拓视野、积累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
兴趣点
课程由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教师做一个支持者、合作者。
预设
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任何事物 预设课程
班级活动开展方式
1、班级教师研讨课程的方向
2、年级组讨论课程网络图
3、全园研讨课程的适应性和开展方式
4、实施开展
一切以儿童兴趣点出发
课程可以是一滴水、一个瓶子、一片叶子、一个游戏我们以站在儿童的视觉去尊重儿童,看见儿童。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开展了《添瓶快乐》、《奇妙的水》、《我要上小学了》作为班本课程去开展。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孩子们对瓶子的材质、形状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些稚嫩的疑问,开启了师生共同探索的契机,开启了一场瓶子的探秘之旅。
我们以《添“瓶”快乐》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课程活动。在设计这些活动时,我们以幼儿感兴趣的瓶子为切入点,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初识瓶子、探秘瓶子、玩转瓶子、护瓶行动、瓶子艺术等,我们与孩子共同探索瓶子的奥秘。
水,无处不在,
水,千变万化。
当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们和水相遇,
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让我们跟随着中一班的小朋友们的步伐,
开启一段关于水的探索之旅吧
在神奇的水世界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交流、亲近、沟通、释放、创作,充分体验童年的欢乐。
一季闻花,一季听雨,一季盛开,一季成长,孩子们总在盼望长大,当岁月迈着轻柔的步子,越过了春夏秋冬,大班的孩子们也进入了毕业倒计时们对未知的小学有好奇、有期待、有害怕、有担忧、有困扰…由此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开启了一场小学探秘之旅。
幼小衔接不是抢跑,而是一个有准备、有爱的陪伴过程。通过开展《我要上小学了》主题课程活动,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小学生活,并且知道升入小学前应提前做哪些准备,从而为幼儿开启小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各班教师以儿童视角,追随儿童兴趣,倾听儿童声音,从课程缘起、课程目标、课程脉络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反思等方面出发,采用PPT演示与解说相结合的形式,对班本课程实践进行了生动详尽的梳理与阐述。
我们以《添“瓶”快乐》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课程活动。在设计这些活动时,我们以幼儿感兴趣的瓶子为切入点,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初识瓶子、探秘瓶子、玩转瓶子、护瓶行动、瓶子艺术等,我们与孩子共同探索瓶子的奥秘
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不仅是对瓶子价值的再创造,更是教育意义的体现,是教师与小朋友的收获与成长!
在神奇的水世界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交流、亲近、沟通、释放、创作,充分体验童年的欢乐。
在活动中小朋友们获得了许多新经验,增进了同伴间的亲密感情与交往合作的能力,感受到水的奥秘,从而产生快乐感、幸福感。同时他们也乐意关心周围的水环境,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有争做节水小卫士的愿望,并能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本学期通过以《我要上小学了》为主题开展的班本活动,老师和孩子同行,同成长,家长极力支持帮助和提供,整个过程孩子都非常的投入,很好的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感谢老师们精彩的汇报,在本学期班本课程中,如果大家在开展活动时候能够再细心、细致,认真的去开展每一项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反思去提高自己的专业,课程会更加的丰富和新颖。
希望老师们在专业的引领下能够得到提升,并在每一次班本课程的开展中能够更加认真准确的详细记录每一个孩子的过程,跟随幼儿兴趣与需求,把握课程生发的契机,合理利用家校社资源,服务于班本课程,让班本课程在与幼儿、教师的对话中,真正地落地生根!
—扫码关注我们—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编辑 |李易泽
初审 |刘海燕
终审 | 刘阿玲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龙岗区宝龙街道同心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