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童趣
—大赛巷幼儿园大六班班本课程—
课程缘起
水,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它时而灵动、时而凝固、时而平静,千变万化的水无时无刻不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们在洗手时议论纷纷,把水捧在手心,反复触摸,感受水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于是一场有趣的探水之旅开始了。
生活中的水
孩子们对水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通过简单的提问,孩子们给出了以下回答:
“我们喝的是水,海洋里有水,下雨也是水。”
“海洋里的水是咸的,不能直接喝。”
“水可以用来发电。”
接着让孩子们找一找生活中的水。
“每天我们都需要喝水。”
“洗手的时候需要用水才能洗干净。”
“下雨了,地上都是湿湿的,因为有雨水。还有长江里也有水。”
“家里的鱼缸里的小鱼需要水。”
“每天吃的水果里面也有水呢!”
“还有打扫卫生后洗拖把的水。”
找了找生活中的水之后,孩子们依旧兴致盎然,除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水之外,还有大海、水井里面都有水呢!那我们拿起画笔画一画吧!
水从哪里来?
猜想:
水到底从哪里来呢?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谈论声:“水是从池塘里来的,从湖水,海水里来的。”“我们喝的水是从饮水机里来的,洗手的水从水龙头里来。”“下雨就有水了,水从天上来。”“水是从地下抽上来的。”
了解:
我们通过绘本《小水滴旅行记》,了解了水滴的形成。
《小水滴旅行记》为我们揭示了水的蒸发、流动特性,以及雨水、冰雪的形成等科学现象,这些内容引发了孩子们对水的浓厚兴趣和无限想象,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
体验:
了解了水的三种形态,发现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换,于是老师带孩子们制作了水循环感官袋。
水的用途
通过谈话和寻找,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水,处处都需要用到水。那水还有哪些用途呢?
“水能解渴,口渴的时候喝水就不渴了。”
“水可以浇花。”
“拖地要用水。”
“洗脸的时候要用水。”
“水还可以用来养小乌龟。”
《指南》提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纳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城,也对其它领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我们通过让孩子们自由讨论关于水的样子和哪里有水的话题,让孩子们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初步了解了水。幼儿的语言学习需委相应的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水的实验
了解了水的用途,还有许多关于水的游戏呢!
溶解
白糖和食盐放到水里就不见了,水却变成了甜甜的和咸咸的,原来这就是“溶解”呀!
水油分离
水可以溶解一些东西,但是当水遇见油的时候,它们却不能融合在一起,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油轻浮在水面上,所以就出现了水油分离的现象。
水中泡泡
洗洁精破坏水的表面张力,使水相融的速度变慢,所以吸管中的水夹带空气形成气泡,落到杯中后不会马上消失,形成水中游动的泡泡。
硬币存水
通过往硬币表面缓慢滴水,观察硬币能承载多少滴水而不溢出。实验原理是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分子相互吸引,形成凸起的水面。
站立的牙签
将牙签一端沾水后,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和牙签的重心平衡,让牙签直立在水面或其他物体上。
缤纷旋律
利用不同频率的声音振动使水面产生不同波纹,通过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出不同音调,展现声音与振动的关系。
水的过滤
用活性炭、棉花、沙子等多层材料制作简易过滤器,观察浑浊水变清澈的过程,了解水过滤的基本原理。
安全教育
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水,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有时候水也很危险,泳池、池塘、河边、海边、对孩子们来说都隐藏着危险,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讲解等方式,对幼儿展开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向他们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来源于生活,主题活动《水韵童趣》中我们鼓励孩子们自主、自由地寻找身边的水,关注周围的环境;根据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从兴趣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发幼儿动手动脑,了解水的基本特征、水的用途,发现“水”的秘密。整个活动过程中,从孩子们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体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孩子们不断建构科学的知识,不断收获生活的经验,不断享受探索的乐趣。水的秘密,水的真相,我们会继续探索……
END
图文:郑姝琳 付超
责编:孙媛媛
审核:朱莹莹
主编: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