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养育 用心教育
聚焦班本课程
?
追随童心成长
德城区堤岭幼儿园
砥砺前行
共成长
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话题,一个游戏,
甚至一片树叶,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
津津乐道的话题。
俯下身来,
从幼儿的眼中看世界,
了解、理解、尊重幼儿,
走进“班本课程”的世界。
邂逅美好
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课程游戏化实施要求,立足于班级实际,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在师幼互动中共同构建主题内容,并形成各具特色的班本课程,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理念认知。
在汇报分享中,各班教师分别从班本课程的活动缘起、幼儿经验分析、活动实施、经验提升与收获等方面采用图片和视频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生动的呈现。
共赴成长
这里有孩子的奇思妙想,有师幼共赴成长的生动轨迹,更有扎根日常的教育智慧,与各园园长及领导一同见证课程里的小美好,共话幼儿教育的温度与深度。
托班:
《刚好遇见“泥”》
暖暖的午后,阳光如约而至,孩子们午餐后散步,每个宝贝都在不断的说着: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花园里能挖出什么?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托班:
《“果”然有趣》
每个孩子对水果都有自己的想法,水果的颜色、外形、气味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为此,我们结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水果这一教育资源,从中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开展了《“果”然有趣》班本课程主题活动。
小一班:
《一起来“颜”究》
五彩斑斓的色彩总是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天,我们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颜色的对话.……
幼:老师,今天我穿的是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你看好看吗?
师:真好看,你的衣服上有很多漂亮的颜色,你知道这些颜色的名称吗?
幼:有红色、绿色,还有黄色。
对于孩子来说,世界是五彩斑斓的,色彩就像镶在他们生活中的快乐音符。让我们跟着孩子们进入“颜”究院,一起邂逅色彩的美丽吧!
小一班:
《遇见花开》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孩子们置身在春天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激发起了他们探究春天秘密的兴趣。春天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季节。幼儿园里的花也都竞相开放。一天中午散步时,小朋友们发现菜地里开满了漂亮的花。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忍不住分享自己的发现,“春天的花”在小朋友口中慢慢展开……
小二班:
《“喝水”那些事》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小动物都需要喝水,《纲要》中也指出: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班级,看看小二班孩子们关于喝水这件“小”事的收获吧!
小二班:
《有趣的洞洞》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发现了地面上有一个小洞,出于好奇,他们趴在小洞上往里面看,有说这有说那的,讨论的热火朝天,小小的黑色洞里面,到底有什么呢?为此我们展开了本次活动。
小三班:
《你好蚕宝宝》
在惊蛰这一天的早晨,我们班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惊蛰这个节气里,大自然中有哪些动物开始苏醒了。有一名小朋友说,我知道,蛇会从冬眠中醒过来!还有熊,它们也会在这个时候从洞里出来找食物呢!蚕宝宝也苏醒了哦!它们会开始吃桑叶,然后慢慢长大。大家疑惑的问到真的吗?我们能不能养一条呢?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于是我们与蚕宝宝的奇妙旅程开始了……
小三班:
《鱼你相遇》
在教室门口的自然角,我们投放了几条小金鱼,每次路过,都会停下脚步,兴奋地交流着他们对新伙伴的观察和想法,他们的欢声笑语和对小鱼的深厚喜爱给了我们灵感。我们决定以孩子们对鱼类的自然兴趣为起点,开展一系列以“鱼”为中心的班本课程,让孩子们的日常经验与即将实施课程巧妙融合,让课程更加生动和贴近孩子们的世界。
中一班:
《奇妙的种子》
在一次吃水果餐的时候,米米小朋友很疑惑地询问:“火龙果上面的黑色点点是什么?”孩子们总是对新发现的事物充满各种疑问和好奇心,于是纷纷寻找火龙果里面藏着的黑点点,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
中二班:
《一“面”之缘》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面食是孩子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有一半左右家庭都以面食为主,所以每一次吃面条,面包,馄饨时,孩子们都特别的喜欢,但是孩子们与他们的原材料——面粉的接触却很少,孩子们对它到底能够了解多少呢?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一场与面粉的“约会”开始了。
中二班:
《石分有趣》
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时不时挖出各种各样的石头,他们欣喜地喊着:“我挖到宝藏了。”小朋友们兴奋地向老师和同伴们展示,就这样成功地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大家都开始挖宝藏。回到班级后,孩子们对石头的兴趣依然浓厚,不断向老师提问关于石头的各种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关于石头的秘密,教师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探索石头的旅程……
中三班:
《百变纸杯》
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兴致勃勃的选择着自己喜爱的材料进行游戏。这时,传来了一阵讨论声,原来大家对于投放在区域内的纸杯可以用来做什么产生了不同看法。有的孩子说可以用来搭建,有的说可以用来喝水,还有的孩子拿起纸杯打电话,就这样关于纸杯的故事开始了…..
中三班:
《“袋”你一起玩》
在日常生活中,塑料袋随处可见,主要用于装物品。一天,我跟孩子们整理橱柜时发现许多闲置塑料袋。有的孩子想丢弃,有的则认为还能继续使用,大家争论不休。
“我发现好多塑料袋,我们把它们都扔掉吧。”
“别扔,塑料袋可以用来装垃圾,很方便。”
“但是塑料袋太多,放着占地方,不如扔掉。”
“对,塑料袋对环境不好,我们少用一点吧。”于是,一场关于塑料袋的探索之旅就此展开……
大一班:
《我上小学了》
时光飞逝,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幼儿就要离开生活了三年的幼儿园进入向往的小学,开始新的生活。小学的教室是怎样的?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大一班:
《牙齿的秘密》
儿童换牙时间约为六岁,正值幼儿园大班年龄阶段,因此他们对换牙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常听到他们在班里互相交流说“我的牙齿晃动了”,“我都掉了一颗牙齿了,”“我妈妈带我去看牙医了!”……《牙齿的秘密》探索之旅就开始啦。
大二班:
《中国地图》
通过孩子们分享自己外出旅行经历,我们以孩子的兴趣开展了小脚走中国的话题,经过讨论,发现幼儿对自己去过的地方在中国的具体位置概念模糊,渴望知道自己去过的地方位于中国地图的什么位置、什么省份……
大二班:
《小小鹌鹑》
一次餐前的绘本分享的时候,我们班的开心带了一本关于小鸭诞生的绘本,小朋友们对书中的小鸡的出生都非常感兴趣。在餐后散步的过程中,基于对小朋友兴趣的了解,现在的孩子也很少能见到真实的小鸡,小鸭尤其是小鹌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后,我们决定开启小鹌鹑的孵化之旅……
大三班:
《百家姓》
午饭散步时,元宝、小格儿几个小朋友在一边讨论一边大笑,看见我看他们,元宝说:“老师,给你猜个脑筋急转弯,什么饭不能吃?”,我正思考着,他们已经忍不住了:“范范老师的‘饭’不能吃!”我惊讶于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接着小格儿又问:“老师,那你知道什么城不能住人吗?”“哈哈,程程老师的‘城’不能住人”。他们对姓氏充满了兴趣,姓氏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传承的意义。我决定借助孩子们的兴趣以及现在对语言的敏感,带领孩子们开启姓名的探究之旅……
大三班:
《“筷”乐行动》
有一天的早餐吃的有青菜鸡蛋面,在小朋友享用今天的早餐后,没一会就听到几个小朋友在聊天:
幼:吃面条还是筷子比较方便,用勺子都舀不到面条。
幼:对呀,对呀,还是筷子比较好,一筷子下去面条就上来了。
幼:我妈妈在家教过我用筷子,我在家都用筷子。
在小朋友的一言一句中,我们的班以筷子为主题由此展开。
大四班:
《我和时间有个约定》
今年开春,天气渐渐暖起来,晨间体锻也开始丰富多彩,有一半的孩子能来参加晨间体锻,有80%能来吃早餐,还是有几个孩子会出现迟到的现象。在每一次早操活动后,总会有声音说:“今天谁谁谁又迟到了!”这时候孩子们就会议论纷纷,怎么能不迟到……
大四班:
《特别的我》
升入大班后,孩子们对“自己”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我们与别人的名字不同?外貌不同?喜好和特长不同?性格也不同?带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班进入了《特别的我》的课程活动,共同发现自己的特别之处,遇见独一无二的自己。
教育是“无痕”的,
它源于生活,渗透生活。
教育是“有痕”的,
它记载着孩子的足迹与成长。
我们将继续且研且思且行,
陪伴孩子们一起走进课程,
探寻儿童本真,
与课程一起拔节成长……
编辑:班迎春
摄影:班迎春
审核:刘胜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德城区堤岭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