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探黄瓜”-
莲花县第二保育院-大五班
活动缘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播种的季节到了,老师带孩子们参观菜地,孩子们看到菜地都是草,便问道:“老师,我奶奶的菜地里有好多菜,我们的菜地里怎么都是草啊?”于是,我看看小朋友们问:“那我们的菜地里可以种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自己的奇思妙想,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一场关于大五班孩子的黄瓜探索就开始了。
我们的讨论《春种种什么》
老师:我们种什么呢?
梓帆:我想种黄瓜。
教师:为什么种黄瓜呢?
言礼:因为黄瓜可以贴面膜。
投票统计
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了解适合春天播种的农作物。
投票统计,最终黄瓜以九票数为居第一,孩子们和黄瓜的旅行就此拉开了序幕。
教师思考:在选择种植中,教师关注到孩子们的兴趣,追随他们的需要,把自主权留给孩子们,不是直接让幼儿按照程序实施活动,而是让他们自主选择,成为真正的种植主人,通过自身的尝试进行全面的探索,真正体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
亲子大调查:《黄瓜知多少》
决定种植黄瓜后,小朋友们就对黄瓜进行了调查,黄瓜的种类有哪些,黄瓜的种植需要什么物品,在它的成长中如何照料黄瓜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关于黄瓜的调查活动。
绘本《黄瓜是这样种的》
通过学习绘本《黄瓜是这样种的》,我们初步了解到了黄瓜种植的过程。
二、黄瓜播种记
准备黄瓜种子
结合前期经验和学习绘本《黄瓜是这样种的》,我们了解到黄瓜是果实,需要种子才可以。
我们先带来种子,小朋友们发现有三种黄瓜的品种子:一种青黄瓜,一种本地黄瓜,还有一种水果黄瓜。
第一次播种(2月19日)
带上孩子们的种子,去菜园里播种啦,
3月17日的时候,小朋友们发现我们的黄瓜种子怎么还没有发芽?于是我们回到了教室讨论起来:
王俊博:要施肥,要5到8天才会发芽。
陈言礼:要浇水。
王雨婷:因为没到温度。
教师思考:通过小朋友的发言,我们与小朋友一起观看了黄瓜调查表,原来是气温太低啦,所以种子没发芽。我们的第一次种植失败了。
第二次播种~(育苗之浸种)3月19日
我们与小朋友一起查阅资料后得知,为了能让黄瓜种子更好更快的发芽,可以进行浸种。于是,我们将种子放入温巾中间,上面再盖上一层,用水壶把水喷在湿巾上水。
经过几个小时的浸泡,浸种已经完成。我们准备开始催芽了,铺纸巾—放种子—喷喷水。
发现问题:
过了几天孩子们发现黄瓜没有出芽露白,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于是老师带着孩子们查阅资料。
原来是由于催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教室温度不够,我们将种子放在太阳下进行暴晒,没有太阳时覆盖一层薄膜保温。
解决问题:
经过几天不断的暴晒和保温处理,喷水保持纸巾湿润,观察到有部分种子已经发芽露白。
小朋友们拿着已经发芽露白的种子,把种子放入已经挖好的菜地。
这时候的温度还有点低。
邱婉钰:可以用竹子搭棚,用塑料膜盖住。
王梓安:搭棚。
小朋友们听了他们俩的想法,很赞同,于是,我们来到菜地给黄瓜苗开始搭棚了。
种子发芽啦!
在3月25日的中午的时候,值日生小朋友发现种子在逐渐的萌发了。
在3月27日的时候,我们发现有的慢慢长出了叶子。
4月9日小朋友去了种植园,观察到有的叶子越长越大,苗很密集,这时王俊博说;老师可以移栽啦!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呢。他说前面有讲过啊!于是我们回到教室展开了讨论;
教师:为什么要移栽?
贺钰谦:因为有的大,有的小。
罗金妮:因为大的黄瓜苗把小的黄瓜苗的营养吸收了。
刘希宇:把它们的养分吸走了,它们就长不大。
于是我们回到教室展开了讨论;
我们怎么移栽呢?用什么工具呢?
尹思辰:可以用锄头。
贺钰谦:可以用手。
刘梓帆:可以用铲子。
根据他们说的工具我们再次来到了菜园,他们分工很明确,有的在挖坑,有的在移苗,在移栽黄瓜苗的过程中,朱子恒发现陈言礼把我们的黄瓜苗拔了,于是我们回到教室进行了分享如何区分草和黄瓜苗。
区分苗和草
在给黄瓜除草的时候,我们的朱禹铖小朋友把黄瓜苗拔掉了,于是我们拿着草和黄瓜苗回到教室进行分享。
教师:哪些是苗,哪些是草呢?
金铭辉:苗是短的,草是长的。
江智辉:苗长了3片叶子。
王俊博:苗与草的颜色不同,有些草是深绿色,有些草是浅绿色。
根据这些小朋友说的,我们邀请了一些小朋友上来进行分类。
三、照顾黄瓜苗
多彩活动
每到种植活动时间,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去种植园地看看黄瓜苗,快跟随孩子们的步伐一起去瞧一瞧吧!短短几天,黄瓜苗就长大了不小,孩子们看着不胜欢喜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小黄苗越长越大,此时的黄瓜乐园已经是一片绿景了。孩子们好期待啊!
给黄瓜搭支架
在小朋友们的精心照顾下,黄瓜苗已经长高了,叶子也长大了,有的会垂下来。结合前期经验,小朋友知道要给黄瓜苗搭架子了。搭架之前先设计图纸,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笔,画出自己想要搭的架子,不一会儿孩子们就设计出来了。
教师:为什么要搭架子。
王俊博:如果黄瓜没搭架子就会长的很矮,搭了架子的话就会长的很高。
贺沁语:黄瓜如果 不搭架子的话就会长歪。
颜明宸:如果不搭架子,它倒在地上长不高的。
在5月6号的时候,我请小朋友们从家里带竹子过来搭架子,他们陆陆续续的带来啦,在5月9日,我们将竹子和材料带来菜园,在搭架子之前,小朋友们发现了很多草,于是我们先把菜园里的草拔完了,再把竹子插进了泥土里。孩子们根据设计图给所有的黄瓜苗搭好了架子。可是孩子们并没有根据自己的设计图来搭,是因为我们的竹子少了,恰逢礼拜,我又请小朋友们从家里再带些竹子来。
在拔草的时候,有小朋友说到这些草我们可以喂给小动物们吃。
贺泽珺:可以给兔子吃。
颜明宸:可以给小羊卷卷吃。
杨慕夕:可以给鹅吃。
李欣妍:可以给鸡吃。
在5月12日中午散步的时候,小朋友们来到了菜园,这时朱子恒发现竹子歪了。第二天我们进行了分享:竹子为什么歪了?
解决问题:
李瑞洋:再用竹子把它固定住。
贺沁语:用竹子和黄瓜苗绑在一起,再用泥土把竹子盖住。
贺钰谦:扎起两头,在有缝隙的里面埋点泥土。
罗金妮:我们可以把竹子插深一点。
教师思考:听了小朋友的想法,我们第二天来到菜地里把竹子重新固定住。
孩子们按照设计图,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棍子插在了泥土里。有了棍子当支架,孩子们都很高兴,可是黄瓜藤还是耷拉在地上,不会自己爬上支架呀,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黄瓜藤怎么爬上我们搭的支架呢?有的孩子想到了用绳子把黄瓜藤绑在了棍子上,由于孩子们基本上不会打结,这可怎么办呀!这时彭煜铭说:可以用扭扭捧,颜可欣:可以用白色尖尖的那个。根据孩子们的想法用扭扭棒,扎带把黄瓜藤绑在棍子上“哇”,黄瓜藤终于爬上支架啦,。有了棍子当支架,孩子们都很高兴,可是黄瓜藤还是耷拉在地上,不会自己爬上支架呀,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黄瓜藤怎么爬上我们搭的支架呢?
彭煜铭:用扭扭棒,
王雨晨:用绳子,
颜明宸:用毛线球,
朱妙彤:用透明胶,
颜可欣:在爸爸的店里看见一根大的可以绑起来的东西叫扎带。
根据孩子们的想法用扭扭棒、扎带把黄瓜藤绑在棍子上,“哇”,黄瓜藤终于爬上支架啦,孩子们开心的拍着手”。
孩子们看着自己种的黄瓜苗越长越大,越长越高,几天时间过去,有的叶子比手掌还要大,还开出来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有的叶子还趴在地上。
教师的话:在照顾黄瓜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深入观察黄瓜,参与的积极性一天比一天高。他们通过讨论、设计等方法探究拯救叶子的的秘密,实实在在地进行探究体验。教师作为引导者,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这样,孩子们在与黄瓜的亲密接触中,也体会到了种植蔬菜的美好。
四、黄瓜生长记
黄瓜苗开花了
架子搭好后,小苗弯弯曲曲的须借助着架子往上爬,越长越高,慢慢的已经有开花结小果了。
黄瓜花的雌雄
有小朋友发现了,黄瓜苗开出的花有不一样。有的花后面有黄瓜小果,有的却没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通过查询资料,原来黄瓜花也分男孩和女孩哦,黄瓜开花就有小黄瓜的是雌花,开花时没有小黄瓜的是雄花。
传授花粉
在餐后散步的时候,我们来到黄瓜地里了很多只小蜜蜂,在飞来飞去的,小朋友齐声说道它们在采蜜。
我们通过查询资料得知,这个过程叫传授花粉,授粉后才能更好地开花结果。还有的结了黄瓜,但是不知道是哪种黄瓜。
黄瓜生病了
在5月13号的时候,小朋友们去观察黄瓜的时候发现有些黄瓜的叶子没有那么绿了,有些中间也有洞,像是生病了一样。有的小朋友说是被虫咬了,那怎么办呢?于是我们回到教室讨论起来了:
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洒生石灰,还有的说打农药,打杀虫剂,可以在黄瓜苗旁边种虫子不喜欢的蔬菜,用石灰粉。
这时王俊博说农药没有杀虫两个字,所以杀虫可能也不会杀。
刘诗瑜:因为我们是小朋友,不能碰农药,农药有毒
因为每个小朋友说的都不一样,后面我们进行了举手投票,发现杀虫剂和生石灰票数一样多。
第二天我们请了周老师帮我们去打杀虫剂,然而效果并不是很好,然后我们就用了生石灰,但生石灰从哪里来呢?
王俊博说从家里带过来,于是在第三天的,我们来到菜地给黄瓜叶子洒上生石灰。
设计名牌
在5月22日我们回到教室里给黄瓜设计名牌啦。为什么要给黄瓜设计名牌?
尹思辰:让其他班的小朋友,其他班的老师好分辨这是什么黄瓜
刘希宇:没有名字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朱妙彤:以后不知道叫什么可以看牌子
贺钰谦:可以分清哪个是什么黄瓜
转眼间,黄瓜架上已经硕果累累,为了让其他人知道我们种的是哪些黄瓜,我们给黄瓜设计了名牌,并到菜地里把名牌挂在了黄瓜架上。
浇水
孩子们在讨论中发现,黄瓜也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浇水的,那怎么知道它们“渴不渴”呢?
泥土有裂缝的时候,泥土颜色变淡的时候说明要浇水。
植物有点弯,有点枯萎了说明要浇水。
教师的思考:在课程进行中,孩子们心疼小叶子,让我感到十分欣慰,一个个单纯而善良的孩子,课程开展的每一步,孩子们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还要能够和幼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幼儿的疑惑,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生成课程。
给黄瓜整枝打蔓方法
为了使黄瓜长的更肥沃,我们在课堂上分享了黄瓜不同生长时期的整枝打蔓方法:
教师的话:在照顾黄瓜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深入观察黄瓜,参与的积极性一天比一天高。他们通过讨论、设计等方法探究拯救叶子的的秘密,实实在在地进行探究体验。教师作为引导者,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这样,孩子们在与黄瓜的亲密接触中,也体会到了种植蔬菜的美好。
进行施肥
为什么开了这么多花,有的黄瓜还没有长出来呢?我们观看视频了解到,黄瓜结果需要施肥才能更好地结果,那用什么肥料呢?
朱子恒:用干了的草来施肥。
罗金妮:用小鸡的粪便来施肥。
李瑞洋:用小便浇菜。
邱婉钰:用幼儿园里兔子的屎来施肥。
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幼儿园的复合肥施肥。
四、黄瓜结果成熟了
在6月9日的时候,黄瓜架上已经结了很多黄瓜,而采摘黄瓜的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孩子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来到了种植园。
我们的黄瓜也长大成熟了,到了收获的时候,孩子们准备去摘黄瓜啦,孩子们把黄瓜一个个摘了下来。看着从种子到现在手里的黄瓜,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五、黄瓜见面会
我们见面啦
陈言礼:黄瓜短短的胖胖的。
颜可欣:上面有点白白的下面是浅绿色。
颜明宸:黄瓜有点小皱纹。
王俊博:黄瓜上面有点小痘痘。
基于孩子们发现了黄瓜的不同特点,我和孩子们一起科普了有关黄瓜的知识。
黄瓜的种类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还知道了黄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最初被称为胡瓜,后来因为黄瓜的颜色是青色,外表有小刺,因此也有地方称为青瓜或者刺瓜呢!黄瓜的种类有很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比一比、量一量
我的黄瓜比你粗,我的黄瓜比你大,我的黄瓜比你长,我的黄瓜比你短。在比一比、量一量中了解尺的使用方法。
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
教师的话:
孩子们通过对黄瓜的观察、讨论、清洗、切开、品尝,发现了黄瓜的生长秘密,在品尝中感受收获的喜悦,同时增加了对黄瓜的喜爱之情,在亲身体验中积累了生活经验。
教师:黄瓜可以做什么呢?
李瑞洋:可以做成黄瓜拼画。
王俊博:可以凉拌黄瓜。
陈言礼:黄瓜可以做蛋炒黄瓜。
舌尖上的黄瓜
看看,我们的孩子真能干呀!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用黄瓜制作出这么多美食呢?
有蛋炒黄瓜,凉伴黄瓜,黄瓜拼画
课程收获
(一)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从种植黄瓜开始到最后的收获黄瓜,孩子们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孩子们在感知、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体验了劳动与收获的快乐。
2.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及大胆想象的能力,自主选择美工材料进行创作,也更进一步发展了孩子们的手工操作能力!
3.这场黄瓜探究之旅中,孩子们在动手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孩子们对于未知的世界进行不断探究、验证,获得新的知识,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二)扩展教师的能力结构
1.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和动手操作,兴趣是最好的推进器。教师应追随孩子的兴趣,捕捉孩子的问题,跟随着孩子们的想法一起去探寻,一起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步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2.教师要大胆支持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尝试种黄瓜,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3.教育源于生活,种植黄瓜为幼儿提供了观察、劳动与收获的自由空间。我们也将陪伴幼儿一同探索下去,共享生命成长,真正让教育源自生活,回归生活。
(三)丰富了园本课程内容
种植过程是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过程。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始终以《指南》生活化、游戏化的精神为引领,在生活中倾听儿童的内心,追随儿童的兴趣,聚焦问题,在对话的情境中,不断反思,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一步链接班本与幼儿园课程的架构,丰富了园本课程内容。
课程总结
在黄瓜的班本课程实施中,孩子们对黄瓜产生了兴趣,孩子们对原有的黄瓜知识进行梳理,重新架构,形成新的知识系统。孩子们对黄瓜的生长过程有了明显的认知,更清楚地了解了黄瓜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营养食用价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场关于黄瓜的旅行告一段落了。在这场探究之旅中,我和孩子们在动手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孩子们对于未知的世界进行不断探究、验证,获得新的知识,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种植实践融入幼儿园的班本种植课程中来,让幼儿有更多的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让幼儿主动去探索自然、发现自然。
生活即教育,种植即课程。我和孩子们种植着、研究着、快乐着。相信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事物成为他们好奇、探索的目标。黄瓜的生长还在继续,我们的旅程也在继续,期待下一站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