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趣相投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故事。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进入大班后,
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日益增加。
汉字从形态到内涵,是一种独特的文字符号,
形象生动的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智慧的象征。
这,就是中国汉字!
课程起源
在上学期《纸上世界》课程里,我们发现幼儿对生活中汉字非常感兴趣 。不管是剪纸时的文字符号,还是水墨画里的文字形态,都能引发好奇。而传统文化里,汉字本就承载历史,以汉字为切入点,契合幼儿文化认知需求,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始以“文字”为核心,延续纸艺探索的脉络,帮助幼儿发展前识字和前书写的核心经验。于是开启《“字”趣相投》之旅。借探索汉字,让幼儿在趣味活动中感受汉字的魅力,进一步拓展纸艺课程的文化深度与教育价值。
课程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感受中华文明千年历史,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探索汉字奥秘,对中国汉字感兴趣,体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前阅读与前书写兴趣,感知汉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学习利用各种元素等装饰自己的名字。
课程脉络图
课程实施
活动一:(一)寻找汉字—开启生活发现之旅
1.生活中的汉字
“店门口的招牌上有汉字,是店的名字。”
“妹妹喝的奶粉罐上也有汉字。”
“公园里装饰牌有汉字,写的是一首古诗。”
2.幼儿园里的汉字
“幼儿园的楼梯墙上有汉字,我认识“长”字。”
“走廊墙面上有许多汉字,你看有“球”,后面的字不认识啦。”
“对,我也发现幼儿园走廊有很多的字。”
“我们班级墙面上和玩具收纳箱上有汉字……”
3.提出问题:汉字是怎么来的呢?
汉字可能是别人发明的吧!
汉字是小动物脚丫踩出来的。
汉字是画出来的,我从书里看到的。
汉字是从打印机里打出来的。
孩子们奇思妙想的碰撞,这是他们对汉字起源的朴素猜想,为深入探究埋下种子。
(二)汉字的起源
1.绘本《仓颉造字》
教师带领幼儿从“仓颉造字”、汉字的起源的故事中,领略古人的智慧,了解汉字由仓颉据万物形态创造,逐步发展演变而来。
2.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历史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汉字来自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之后发展成了表意文字,也就是现在的汉字。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隶书(汉) → 楷书(魏晋) → 行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灵动流畅,楷书端庄秀美,草书大气奔放,真是各具魅力。
(三)汉字的奥秘
1.班级姓氏大调查
游戏:相同姓氏抱团
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姓氏的多样性。
班级姓氏简单统计
孩子们的表征
人手一张姓氏卡片,便于相互学习、认识更多姓氏
2.关于姓氏的讨论活动
我们班上都有30多种姓氏了,那幼儿园里加起来有多少姓氏呢?
那肯定有很多很多,都数不清啦!
我知道,肯定有100个姓,我听妈妈说过“百家姓”
不对不对,应该有200个姓……
孩子们讨论的有声有色,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争议,我们继续学习了“百家姓”,让姓氏文化扎根幼儿心间,感受汉字与家族、文化的联结 。
孩子们了解到“姓氏”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姓氏还分为单姓和复姓,是我们中国文化和文字的传承。“百家姓”共收录504个姓,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3.粘土创意姓氏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对姓氏的了解。
4.姓氏创意字
孩子们设计出专属自己的创意姓氏
(四)趣玩汉字—多元创意表达
1.名字故事
我的名字有什么秘密?
孩子们细心的发现,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不同!带着疑问,我们开展了“我的名字故事——亲子探讨活动”,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了解名字中的故事,并在班级进行了分享。还用稚嫩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以自己的名字为基础,设计了专属自己的名片。
名字不只是符号,而是饱含亲情与期望的文化载体。
2.身体汉字游戏
孩子们用身体拼出奇妙字形,用团结一致的精神,迅速摆好对应汉字的造型,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动成长的力量,让汉字“活”在童真姿态中。
3.有趣的象形字
通过绘本《有趣的象形字》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象形字是“以形表意”的特点,并带领孩子认识一些常见的象形字,同时知道了汉字的重要性。瞧,幼儿沉浸在汉字的奇妙世界中……
粘土变画笔,捏出汉字演变过程,亲手触摸汉字的历史脉络。
象形字创意画,多种象形字组合创作,把汉字当成奇妙拼图,拼出想象天地。
透明手绘象形字创意画,让象形字住进有趣的故事里。
4.自然物创意字
环境与拓展:浸润文化氛围,打造班级汉字环境,展示幼儿作品,让环境成“无声老师” 。
5.活字印刷术初体验
孩子们化身“小小印刷匠”,亲手排版、涂墨、拓印,感受古人的智慧,把“古代智慧”种进童心。当古老活字与稚嫩小手相遇,墨香里晕染的,是对传统技艺的惊叹,更是触摸历史的奇妙联结。让传统文化,在动手实践里,悄然生根、发芽~
课程反思
01
于幼儿
01
在活动中感受了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汉字的兴趣。
02
于家长
02
培养孩子习惯:课程培养孩子专注、坚持等习惯,家长日后在孩子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引导会更轻松。
增强亲子交流:家长与孩子互动更积极,关系更亲密。
03
于教师
03
作为早期读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识字对幼儿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发展阅读、书写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幼儿园与小学顺利衔接的纽带。
课程总结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大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前书写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学习、讨论、探索、表达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汉字文化,激发写字的兴趣和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字”趣相投》以生活为源,借多元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探中悟 。从找汉字到探起源、玩创意,汉字文化融入日常。在这过程中,我们追随幼儿兴趣,深挖教育价值,助力文化传承与能力成长。未来,会继续做“放权”老师,把探索主动权给孩子,让他们在汉字天地,收获更多惊喜,让传统文化幼苗,在幼儿心底茁壮成长!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一撇一捺,一笔一划。
写下的是故事,记录的是历史。
一字一趣味, 一词一世界。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今后的传统
文化探索之中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END-
供 稿:杨 银
编 辑:李海英
一审一校:尹丽珍
二审二校:陈 琪
三审三校:王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