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绢素白,一靛深蓝,
当古法技艺跃入掌心,
每一道晕染都是自然的诗行,
每一幅纹样都是独一无二的故事,
邀您共赏这一抹流动的东方浪漫。
小一班班本课程故事
初遇扎染
CHUYUZARAN
与扎染的初相遇是从一次探索三原色绘画时开始的,一位小朋友在进行使用颜料绘画时,不小心将颜料滴在了衣服上,留下了一个像是水波纹式的花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来了,于是,热火朝天的讨论就开始了……
你看我的衣服不小心弄到颜料了。
我觉得好好看呀,好像一朵小花!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别的颜料这样就可以染出不一样的颜色。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大部分孩子对扎染的颜色和方法充满了好奇,跟着大家的想法,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扎染的探索之旅!
《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而扎染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孩子没有接触过的,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扎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与扎染的文化传承,小一班的扎染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了解扎染
LIAOJIEZARAN
调查表
SOON
初探扎染,认识扎染工具
认识扎染,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的疑问。我们要怎样进行扎染呢?扎染的工具有哪些呢?我们与幼儿一起寻找探索调查,最后总结出扎染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教师的思考
扎染是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幼儿在获得更多美妙体验的同时,心灵也被感染着,感受着祖国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提供丰富的材料、工具和物品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了解扎染步骤与方法
孩子们认识了扎染的工具,那我们怎么染呢?老师先是动手示范扎染步骤,然后通过视频播放扎染的过程,接下来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扎皮筋的正确方法。
练习捆扎方法
通过前期经验的铺垫,大家一起了解了什么是扎染,认识了扎染所需要的工具。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了一些扎染的方法,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实践操作啦。让我们来看看扎染需要哪些步骤吧。
遇到问题
我不会绑皮筋!
我的布没有花纹?
针对这两个问题,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教师的思考
初次尝试扎染过程中就遇到了困难,“老师,我不会扎皮筋!”“老师,要怎么扎才好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进行扎结,学会创新。其次,我们一起学习使用橡皮筋扎结的方法。幼儿在使用橡皮筋扎结时锻炼手眼协调、手部灵活性,促进幼儿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合作、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
体验——扎染时光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尝试自己动手扎染,利用前期的材料准备,我们了解了扎染的材料有哪些,通过观看视频,老师演示的做法,孩子们认真了解了扎染的方法和步骤,都在迫不及待的进行实践操作。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通过大胆尝试,多数孩子对扎染有了一定的认识。
「扎染发现」
在后续扎染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ROSEMARY
为什么每个人扎染出来的图案都不一样呢?
问题深究:
通过每一次操作和学习,孩子们知道了不同的折法就会形成不一样的形状,不同的扎法也会出现不一样的图案,还发现来回扎叠出现的都是条纹花纹的图案。
教师思考
持续一段时间的扎染活动,孩子们熟练地掌握了扎染的制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同伴相互合作,感受扎染出现纹理的神奇和图案的乐趣。他们发现扎的方式不同,染出来的图案也不同,最后总结出扎染具有随机性。不一样的扎结,能让我们的每一件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扎染艺时光
扎染布可以做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扎染的布有很多了,我们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玫瑰花束
把扎染布剪成长条,卷起来,玫瑰花束就完成啦。
扎染裙子
小手叠一叠,美丽的扎染布变成了一条条扎染裙子啦。
扎染服装
将衣服扎染,就可以穿上啦。
装饰教室
准备竹圈、相框,扎染布就可以夹起来变成教室装饰啦。
扎染发圈
把发圈扎染,就可以用来扎头发啦。
创意扎染
感受完扎染文化魅力,幼儿在班级亲身体验扎染制作的乐趣。活动最后,每位参与者都获得了亲手制作的扎染小作品,非遗文化的魅力在童趣盎然的互动中得到传递和延续。
课程总结
小小的一方素布,在一次次扎染的时光里、在孩子们神奇的双手下,勾染出美妙的图案,同时勾染的也是孩子们多彩的童年……
每一件手工扎染的作品,都有它独一无二的魅力,幼儿在体验、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扎染活动,观察到了不同的扎染方法带来的不同图案的视觉效果。扎染丰富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增加了生活中的乐趣。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收获了不同的体验与经验的同时,也在一次次的亲身体验中提高了操作能力、创作能力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
当染料遇上布,每一位孩子都是艺术家!在接下来的活动里我们将继续体验别样的扎染魅力,感受扎染传统的艺术之美……
? END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宝龙街道龙东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