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永丰县第二幼儿园中一班班本课程——“蚕”绕童心 课程缘起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孩子们来说,也是观察生命、欣赏生命的大好时机。有一天,孩子们在绘本故事中了解到蚕宝宝,内心对蚕宝宝十分好奇。天天追着问老师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长大会变成什么。于是,我们决定在班级里的自然角饲养一群可爱的“蚕宝宝”。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们对蚕宝宝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去求知、去实践。基于中班幼儿好奇心重,喜欢求知和探索的特征,我们的“蚕绕童心”之旅马上开始啦! “旅程”目标 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变化过程及不同阶段的外形特征。 能细致、专注地进行观察,并能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蚕宝宝不同阶段的外形特征。 喜欢探究活动,并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能用语言和身体动作清楚地表现自己的观察结果 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对饲养活动感兴趣,体验饲养的快乐。 “旅行”过程 初探“蚕宝宝” 《蚕宝宝大讨论》 ? 要开始养蚕了,孩子们热情高涨。为了进步了解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我们和孩子起讨论关于蚕都知道些什么呢? 《蚕宝宝大调查》 ?????:“老师,蚕宝宝要怎么养?” ?????:“蚕宝宝需要喝水吗?” ?????:“我们要把蚕养在哪里呢?” ? 带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一起回家和爸爸妈妈找找答案吧! 养“蚕”初体验 《蚕宝宝的一生》 ? 蚕宝宝的一生是非常短的,只有46-52天左右。蚕宝宝在一生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蛾)4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蚕卵很小,只有半粒芝麻那么大,蚕卵开始孵化。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叫一龄蚕,也叫蚁蚕。蚕宝宝一出壳就会吃桑叶,日夜不停地吃,几天后就不动也不吃,进入眠期准备蜕皮。蜕皮后又开始吃桑叶,之后进入眠期准备蜕皮。蜕完皮之后就成为二龄蚕,以此类推,我们根据它蜕皮的次数,叫它们一龄至五龄蚕,等到蚕宝宝变成五龄蚕的时候,它开始吐身体的脏东西,身体变成透明的,之后就开始结茧了。 ?《认识蚕宝宝》 ? 蚕的身体主要可以分为头、胸、腹、足四个部分。它的视力不太好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线,共有8对足,分别是胸足3对(可用来夹住桑叶)腹足4对,尾足1对,身侧有9对气孔用来呼吸,尾部还长了一个尾角。 ? 别看蚕宝宝小,结构超复杂!它的身体就像一个迷你工厂,吐丝、消化、运动,样样精通。 《我眼中的蚕宝宝》 ? 蚕宝宝入住班级后,孩子们对小盒子里的小家伙充满好奇,每天拿着放大镜对着小盒子里观察,并踊跃谈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从他们的言论中能感受到孩子对养蚕充满好奇与期待。 自制绘本《我的养蚕日记》 ? 带着好奇和疑问,孩子们一起观察、照顾蚕宝宝,用涂画记录观察日记。他们的记录形式各异,有的记录了蚕的生长变化和身体特征,有的画了自己和蚕的故事。每天晨谈,孩子们都来分享自己的“养蚕日记”。 养“蚕”探秘记 《蚕宝宝的食物》 ? 蚕的一生要吃掉约25克的桑叶。蚕除了吃桑叶外,还能吃榆叶、生菜叶、蒲公英叶、柳叶、无花果叶等,但它最喜欢吃的还是桑叶。 《认识桑叶》 ? 桑叶叶背光滑无毛,手感柔软薄脆,边缘锯齿细密,能轻松撕碎且撕开无拉丝。 《小蚕砂大作用》 ?????:“这一颗一颗黑黑的是蚕宝宝的粑粑吗?” ?????:“咦~那一定很臭吧!” ? 蚕宝宝拉的便便又叫“蚕砂”,是家蚕食用桑叶后排出的干燥粪便。形状细小,呈颗粒状或短条状,看似黑色其实是很深的墨绿色。蚕砂一点儿也不臭,反而带有淡淡的桑叶清香。可用来做枕头,明目助眠。还可以入做中药,用来治疗疾病。 《小小饲养员》 ?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宝贝们每天来园都会驻足在蚕宝宝跟前。为了让蚕宝宝健康成长,小朋友们都自愿当起了饲养员,细心地照顾着蚕宝宝。 《蚕宝宝不动了》 ? 在照顾蚕宝宝的日子里,孩子们观察到蚕宝宝每隔一个时间段都会抬着头一动不动。 ?“它是生病了吗?” “睡着了吧。”“不会是失去生命了吧!” ? 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们展开了小调查,科普到原来是蚕进入了休眠阶段:蚕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抬着头。身体变黄,这叫「休眠」。它每经过一次脱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5次。身体也会变更大更长一些,越来越白白胖胖! 《蚕宝宝结茧了》 ? 蚕宝宝近期变得安静,不再吃桑叶,身体开始发黄发亮,大便比平时的大很多时,头不停地摆动,头部的肌肉随着摆动来回伸缩,大家要开始注意咯,蚕宝宝开始寻找适当的位置开始结茧啦!于是我们给蚕宝宝们安排上“小单间”! 《破茧而出》 ? 蚕宝宝结茧后孩子们每天都在期待着蚕宝宝破茧而出。大约一周后蚕蛹自己从茧里脱皮成蛾,破茧而出。羽化后的蚕蛾不再吃东西,雄蛾在交配后1-3天内死亡,雌蛾在产卵结束后约1-2天死亡,从此便过完了它们的一生! 《认识蚕蛾》 玩转“蚕宝宝” 绘本推荐《神奇的蚕宝宝》 ?内容分享: ? 格格喜欢蚕宝宝,带我们一起见证了蚕宝宝长大、吐丝、结茧、变蛹、化身飞蛾、产卵的整个过程。 同时蚕宝宝也喜欢格格,并告诉了她一些关于蚕的秘密,蚕喜欢吃桑叶,蚕粑粑可以做枕芯,蚕蛹可以做成美食,蚕丝可以做成衣服、被子…… 文末还有关于中国古诗词中的蚕桑文化和以“蚕”“桑”为主题字的飞花令,以及“养蚕小贴士”等。 《可爱的蚕宝宝》 ? 在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后,孩子们用自己的绘画诠释了蚕宝宝的可爱!用了绿色系颜料拓印表现春天背景,等晾干了以后用绿色的纸随意撕下贴在背景上,再画出树叶的脉络,最后用白色粘土搓成小球连接变成蚕宝宝。每一个作品都满是童趣与创意,展现出孩子们对蚕宝宝的喜爱! 《蚕丝的用处》 ? 蚕丝不仅可以用来制作丝绸与蚕丝被等,还具备药用价值,它的用途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孩子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可以做成衣服和蚕丝被!” ?“做成漂亮的丝巾!” ?“做成蚕丝扇扇风一定很凉快!” ?“还可以做成蚕丝面膜,我妈妈经常敷面膜!” ? 于是孩子们把自己想法与设计通通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蚕丝团扇》 ? 在与孩子们的最终商讨下,我们决定选出最优质的蚕茧来抽丝制作蚕丝扇! ?工具:温水+茧+筷子 步骤:选茧→煮茧软化胶质→筷子轻刮找丝头→缠线轴匀速抽! ? 这不仅仅是制作一把扇子,更是感受生命的神奇与付出的活动,小小指尖的精细操作的同时感受蚕桑文化的魅力。我们始终坚信“玩中学”才是童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把大自然搬进课堂,把传统融入指尖,让每一次探索都充满惊喜和成长。 课程总结 本次班本课程的开展,孩子们从兴趣出发,去体验饲养蚕宝宝,从养蚕小白变成一个个养蚕小能手,可以说孩子们的收获也非常大。我们看到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勇于探索未知,主动去刨根问底,将摆在眼前的问题和困难去一个个解决,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蚕为伴,一起进步成长。 孩子们陪伴了蚕宝宝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验着生命的变化与美好,产生对生命的爱护与敬畏的情感。课程结束了,相信2025年的这个春天,这个养蚕故事,会深深地印刻在每位孩子的脑海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END— 编辑:晏蓓 ?审核:教务处 ?签发:刘亚西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永丰县第二幼儿园 -=||=-收藏赞 (0)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解锁阅读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