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幼儿园大六班课程故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来源、出发点,生活也是课程的进程。大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时间观念,让幼儿在自我感受、自我内化的过程中做时间的小主人,我们开启了“‘时’不宜迟”的时间探索之旅……
课程网络图
课程缘起
每天入园时,总有一些孩子会迟到,他们总是在晨锻时间快结束时才到幼儿园。每当结束音乐响起时,就会有孩子说:“怎么又结束了!”“我还没有玩够呢!”…… 对此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老师,他今天又迟到了!
你怎么又迟到了,我们早锻炼都结束啦!
我早上起不来,就迟到了。
你是几点睡的?为什么起不来,老师不是说要早睡早起吗?
我昨天晚上睡太晚了。
我们很快就要上小学了,不能再迟到了。
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讨论中,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时间”的旅程。
与时间握手
什么是时间
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对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总是会有先后顺序的疑问,比如为什么总是先吃早餐再去幼儿园。同时,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中,不同的时间要做不同的事情,幼儿对此充满好奇想要知道“时间”到底是什么,由此引发本次讨论。
时间就是我们一天天在长大。
时间就是妈妈说我看电视只能看一集,一集完了就要关掉!
时间是早上太阳出来,我们要上幼儿园,晚上太阳下山,我们要睡觉!
通过本次讨论,幼儿们积极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初步理解,虽然想法比较简单和直观,但激发了他们对时间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时间捉迷藏
时间在我们身边,但是为什么看不到它呢?它在哪里?
时间在教室的时钟上
时间在我们的签到台上。
我爸爸的手表可以看时间。
妈妈的手机上也有时间……
孩子们带着问题,开始寻找身边时间的影子……
幼儿园里的时间
生活中的时间
孩子们在搜寻生活里的时间踪迹时,渐渐踏入了时间的世界。他们在搜寻时间的过程中,察觉到 “时间” 其实就在我们身旁,而且时间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时间大调查
与时间谈话
时钟的秘密
听,这是什么声音在滴答滴答……圆圆的身体两条腿,一条粗来一条细,滴滴嗒嗒走不停,每天叫我早早起。大家猜猜谜底是什么?
时钟!
时钟是一种计时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钟是人类的好朋友,小小的时钟蕴藏着大大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时钟吧。
认识钟表小儿歌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身材好;
跑得最慢是时针,个儿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时钟的时间线
以前的人们都是怎么知道现在的时间的?
除了钟表还有什么工具可以记录时间呢?
全世界的时间都一样吗?
古代的计时工具
随着对时间学习的深入,幼儿对时间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好奇,想知道在没有现代钟表的过去,人们是如何知道时间的。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开展了解古代计时工具的活动。
日晷
我国古代利用日影得时刻的一种计时工具适用于晴在阴雨天天,或黑夜无法使用。
漏刻
又称“水钟”此计时工具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沿用到宋朝。
香漏
又称香篆,将香做成篆文形状,标上时间刻度,点燃以后,根据香的遗留部分判断时间。
圭表
由两个部件组成,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原理是通过观察记录直杆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时间的变化
通过了解古代计时工具,幼儿对时间的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他们对这些古老的计时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同时,也让幼儿明白时间计量方法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时钟的演变
在了解古代计时工具后,幼儿对计时工具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更深入的探索欲望。为了让幼儿系统地了解从古代到现代时钟的发展过程,开展时钟演变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理解科技的进步对时间计量方式的影响。
日晷
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计时工具,适用晴天。
沙漏
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
机械钟
最古老的机械钟十三世纪出现在欧洲的修道院。
石英钟
装电池的钟表,不仅方便还时间准确。
时钟的结构
幼儿在认识了时钟的演变后,对时钟内部的构造产生了好奇,想要知道时钟为什么能准确地告诉人们时间。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开展了解时钟结构的活动。
大家先来猜猜,时钟拆开后会有什么?”
我觉得有齿轮!像小汽车玩具里的齿轮一样,能让指针动起来!
会不会有小弹簧呀?我之前拆过坏掉的玩具,里面就有弹簧!”
那我们拆开看看,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想。
幼儿们在动手拆解、观察,讨论的过程中,直观地认识了时钟的内部结构,了解了时钟运转的基本原理。知道了原来每个电动的钟表都离不开机芯、齿轮,指针和电池。
时钟的新衣
通过学习了解,我们发现时钟的款式是多种多样的,于是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想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时钟。
小朋友们的世界里向来满是奇妙的想法,刚认识的钟表伙伴一下子点燃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 一个个小小钟表设计师像春天的新芽般冒了出来,画出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漂亮时钟。
玩转时间
一分钟有多长
在孩子们对 “时间” 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后,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到时间的珍贵,我们围绕 “一分钟的时间” 这一主题展开了交流。
一分钟,我可以在家拍20个皮球。
一分钟,我可以起床穿好衣服。
一分钟,我可以跳100个绳。
我们开展了《一分钟有多长》的体验活动,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孩子们坐着、站着,体验着一分钟时间的流逝。
一分钟体验
一分钟还可以。。。
活动结束后,幼儿开始自由讨论:
A
一分钟玩金鸡独立有点长,我的脚一直掉下来。
A
一分钟坐着很快 ,站着感觉好慢呀!
A
一分钟还可以做什么呢?
A
我可以画画、喝水、说儿歌…做好多好多事!
孩子们立刻将畅想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分钟挑战
在孩子们的畅想里,最喜欢的一分钟活动就是跳绳!孩子们户外运动的时候,自发开展了“一分钟跳绳比赛”。
SKIP
在 “一分钟跳绳比赛” 中,孩子们体会到:同样是一分钟,同样是跳绳这件事,由于每个人的动作速度不一样,最终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别。
时间合伙人
绘本:时钟国王
随着“时间”课程的开展,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绘本,我们与幼儿一起共读绘本《时钟国王》。
1
不守时的烦恼
不遵守时间规定,早上迟到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早上上学迟到了,户外运动的时间就少了,还会来不及做早操。
迟到会影响自己学本领。
会错过升旗仪式,迟到就不能和好朋友一起吃餐点聊天啦!
孩子们讨论后,发现原来迟到会带来这么多影响,错过这么多活动,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迟到背后的真正原因。与教师直接提出相比,孩子能自己意识到的问题更容易被接受,他们开始正视自己迟到的原因,思考解决迟到问题的办法.
如何珍惜时间
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迟到的原因,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迟到,准时到幼儿园呢?
晚上我要早点睡,不能一直看电视和手机,这样第二天才能早早的起床。
吃早饭的时候不拖拉,走路的时候快一点就可以准时来到幼儿园。
睡觉前提前找出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这样也不会迟到。
将孩子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现我们可以从晚上,晨起后两个时间段进行调整:能够提前准备的事情就在晚上完成,晨起后起床、吃早餐、穿衣服不拖拉,从而做到入园不迟到。
我是守时小标兵
孩子们约定每天8:00之后就是迟到,他们早早入园不迟到,争做“守时小标兵”。晨间签到打卡是孩子们成功迈出自我管理的第一步,他们通过计划的方式更好的管理时间,成为不迟到的孩子!
按时到园
1
2
我的时间我做主
时钟国王的时间没了,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
我们没有时间,上学就会迟到。
没有时间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吃饭、上课、做游戏。
我们可以做自己的时钟国王!
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时钟国王,孩子们开始设计自己的“一日流程”。自己的时间自己做主,自己安排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多么有意思啊!
# 一日生活流程图 #
??
Daily plog
??
孩子们通过时间计划表,满满实施自己的计划,尽力让自己成为时间的主人。不知不觉中,迟到的孩子少了,做事拖拉的孩子速度加快了……一切正在慢慢变好,我们会继续静静地旁观。
为什么课间有十分钟
许多幼儿发现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安排的差异,不理解为什么每节课之间要设置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为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培养时间管理意识,我们设计了“为什么有课间十分钟”的探究活动。
因为上课时间太长了,会觉得累,课间十分钟我们可以去玩一玩。
因为我们也需要休息时间,就像我们在幼儿园上好课就玩区域一样。
是我们喝水、上厕所的时间。
是让我们写作业的时间,小学生有很多作业的。
通过本次关于“为什么有课间十分钟”的讨论,幼儿们对课间十分钟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最初单纯认为是玩耍,到理解它包含满足生理需求、学习准备、放松身心等多重功能,幼儿们逐步构建起对小学课间时间的认知框架。
十分钟可以做什么
基于孩子们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经验,为入小学做准备,我们展开了关于“课间十分钟”的讨论,学会提前做计划,充分利用每一分钟。
课间十分钟体验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感知时间的长短,我们开始了十分钟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理解时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珍惜时间。
通过体验十分钟,幼儿对课间十分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不仅明白了课间十分钟存在的必要性,知道这是为了让大家休息、准备下节课用品、满足生理需求等,还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
体验小学课堂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他们既充满好奇又存在诸多困惑与不安。为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和焦虑情绪,特开展“体验小学课堂”活动。
通过进入苏国外小学,真实体验小学课堂的真实场景,让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的上课流程,学习氛围,师生互动方式等,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时间观念和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为即将开启的小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小学体验
课程总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关注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此次活动,以幼儿对“上学迟到”的讨论为切入点,开展了一场关于时间管理话题的探讨。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讨论互动、自由表征来感受时间、认识时间,从而学会管理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活动中,孩子从生活实际中慢慢走进时间、认识时间、感受时间,自主管理时间,并将关于时间的认知进行升华,把良好的时间意识渗透到每分、每小时、每天中,为今后步入小学奠定了基础。
END
图 文: 陆思雨
一审一校:周 瑶
二审二校:王玉梅
三审三校: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苏州市相城区启程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