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刺
绣
以针做笔,
一针一线之间的指尖艺术。
以布为纸,
以线为墨。
刺绣,是穿梭千年的指尖艺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获得有益经验。”当银针与彩线相遇,孩子们不仅能感受传统艺术之美,还能在穿针引线中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培养专注、耐心的学习品质。
活
动
源
起
班级特色区里投放了针、线、布、绣绷,在投放之后,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怎么玩,怎么用?这勾起了他们的好奇,于是纷纷发出疑问。
老师,这是刺绣吗?我在电视上见过!
这个新的材料怎么玩呀?
这个圆圆的架子是做什么的呀?
小朋友用针会不会危险?可我好想试试……
带着好奇与兴趣,我们共同走进刺绣的世界。
了
解
刺
绣
●了解刺绣的历史文化 ●
在活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的刺绣历史,知道中国著名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同时让孩子们感受每种绣法和针法的不同,从而萌发想要尝试刺绣的愿望。
●刺绣小调查 ●
接着我们展开了关于刺绣的调查………
● 寻找生活中的刺绣 ●
生活中,刺绣无处不在、衣服上、包包上到处都能看到其踪影。
教师思考:
通过寻找生活中含有刺绣元素的物品,幼儿能直观感受刺绣的花纹、线条、色彩的美,感受刺绣的独特艺术魅力,了解刺绣对我们生活中服饰的点缀作用,激发幼儿动手尝试的兴趣。
刺
绣
体
验
●刺绣工具及针法 ●
刺绣需要什么工具呢?我们带着孩子认识刺绣工具和了解基本绣法。
● 初试刺绣 ●
在了解刺绣的材料之后,大家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第一次尝试,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问题1:怎么穿针线?
大家针对怎么穿针展开了讨论,开始想解决方法。
孩子们在经过探索与讨论后,发现原来穿针也有很多种方法,他们尝试用手捻线、用剪刀剪线,使用穿针器等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穿针引线。
问题2:毛线会绕在一起打结
解决方法
问题3:绣绷怎么使用?
孩子们发现:拧紧绣绷的螺丝能固定绣布,压布时要确保布料平整。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们的精细动作和专注力,也提升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遇到没法独立完成的情况,会和小伙伴一起进行合作,一起完成绷绣布的练习。
教师思考:
求知好学的童心蠢蠢欲动,从穿针、打结到装绣棚的探讨,从认识观察到尝试探索,以及进一步学习刺绣技巧,在实践的过程中自我总结成功的方法。活动中我们发现,当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支持时,幼儿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周围的世界,甚至会有超乎预测意外的发现。
创
作
之
旅
●先绘再绣●
为解决“下一针落在哪里”的困惑,孩子们想出了“先绘图再刺绣”的方法。
在刺绣练习过程中,幼儿常常发现自己的绣作与预想存在差异,对于下一针的落针位置感到迷茫。这一困惑促使他们展开讨论,并最终探索出一个解决方案:在绣布上预先勾勒出轮廓再进行绣制。
实践验证,这一方法确实有效。
●自主创作小插曲●
为什么我的线总露在外面?
要从背面入针,第一针定好位置哦!
我的线缠在一起了!
线不能太长,每绣完一针要理顺。
在互助中,孩子们总结出规律:按“上针、下针”交替运针,线就不会绕到绣绷外。
●小小设计师 ●
掌握基本方法后,孩子们开始设计专属图案:
我要绣一只蹦蹦跳的小兔子!
我想绣一朵彩虹色的花。
我要绣我自己的名字。
绘稿设计
刺绣中……
●我们成功啦! ●
孩子们经过多次修改,用手里的针线缝边、填满自己设计的图案,终于完成啦!
玩偶
戳戳绣
教师思考:
随着刺绣活动的深入,孩子们的经验渐丰、技能日进。他们将刺绣所学运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该活动的生活价值,让孩子们领悟到刺绣不仅是技艺,更是生活艺术的表达。
探
索
之
思
刺绣活动如同一面镜子,映出了孩子们的成长。从生疏到熟练,他们不仅掌握了基础刺绣技巧,更在穿针引线中锻炼了手部协调与精细动作,耐心和专注力也悄悄增强。
与同伴一起刺绣时,孩子们会分享彩线、互相帮忙,慢慢学会了合作与互助。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得到了增强。
当孩子们举着自己的绣品,骄傲地说“这是我做的”,那份自豪格外动人。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教育藏在生活里,当传统艺术遇上童真,便会绽放出最生动的光彩。愿这指尖的温度,陪伴他们继续探索更多美好!
编辑丨罗翠柳 管柳昕
初审丨廖卉
终审丨姚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