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颜”
究
员
小一班 区域游戏课程
炽热的红,
欢快的黄,
缤纷的色彩充斥着
我们的生活,
孩子们有着
难以抵抗的喜欢,
也有无限的探索欲望。
由此,
一场奇幻的
色彩之旅开启了~
课程缘起
在一次区域游戏中,美工区的小朋友在进行轻黏土活动,小朋友把几种不同颜色的黏土混在一起,变出了另一种颜色。看到如此神奇的变化,孩子们连忙叫起来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发现。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纷纷,显得既兴奋又神奇。
老师,我用两种轻黏土混在一起变颜色了。
你看我弄的颜色跟你的不一样。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由此,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孩子们一起设计并开展了此次《我是”颜”究员》的区域自主游戏课程,以“玩”入手,带领孩子们观察周围环境的颜色,启发他们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展开视觉与感觉的丰盛之旅……
课程目标
01
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知道三原色互相搭配可以调出多种颜色。
02
能初步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活动,感受颜色变化的神奇之处。
03
体验美工活动带来的愉悦情绪,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课程脉络图
探秘色彩
色彩大调查
为了满足幼儿探究色彩秘密的好奇心,也为了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我们展开“颜色大调查”活动,邀请爸爸妈妈陪同孩子一起寻找身边的色彩。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用画笔将找到的颜色画下来。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小班的幼儿对生活中鲜艳的颜色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会把各种颜色张冠李戴。我们通过调查表了解孩子们喜欢的颜色,尊重幼儿对色彩认知的同时提升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
你见过哪些颜色?
找找幼儿园的颜色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有许多漂亮的颜色,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开始了一场“寻色大比拼”。
幼儿园里建构积木都是彩色的,我最喜欢这些彩色的玩具了。
我们教室门口的垫子是绿色的。
灭火器的箱子是红色的。
每种玩具颜色不同是要让我们帮它们分开放吗?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此,教师要懂得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颜色是生活中无所不在,于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抓住一切园内的可用资源,让幼儿自主寻找、自主探究,感受生活中的五彩斑斓,感知不同的颜色,感受到颜色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
色彩碰撞
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
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究兴趣,我们开展了“认识三原色”活动。蓝色宝宝和黄色宝宝抱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故事中蓝爸爸和蓝妈妈为什么认不出小蓝?宝贝认真地和老师一起阅读了《小蓝和小黄》的绘本故事,激发了他们想要一起探索的欲望。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通过本次绘本阅读,看到孩子对颜色的兴趣十分高涨,引发了孩子们对颜色的思考,并试着从书里寻找跟颜色相关的信息和经验,试图多途径地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带领孩子们在感知、操作、体验中发现颜色的奥秘,体验探究的乐趣!
玩转透光片
我用黄色的透光片看到树叶变黄了。
我用红色的透光片看到的东西都是红色的。
蓝色透光片的影子也是蓝色的。
透光片好神奇呀。
纸爱变花样
彩纸变变变
幼儿教学活动中,折纸是幼儿深受喜爱的一项手工活动,折纸能够让幼儿更快乐,首先我们学习的是把纸张边对边平均对折起来。
接下来是学习对角折,看看我们小朋友的小手巧不巧。
纸会变魔术
撕纸的方法
撕纸是很适合幼儿的小活动,
会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好玩的体验。
用手撕出来的形象,
轮廓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
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独特美感。
安全使用剪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孩子们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熟练,就越能促进脑神经的发展。
剪刀是幼儿手工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它能使幼儿手、眼协调,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提高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开展关于“剪刀”的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渐渐地不怕剪刀,而且非常喜欢使用剪刀剪碎纸。小小的剪刀成为了孩子们手中的小工具,他们还会和同伴分享“瞧,我会剪东西喽”、“我会剪方块喽……”
玩转色彩
彩虹王国
《三原色的秘密》
当老师提出只有三个颜色,怎样可以变出更多的颜色?小朋友们纷纷举手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讲解了《三原色的秘密》的实验操作步骤后,小朋友们便开始自己尝试用三种颜色中的其中两种颜色变出新的颜色。
哇,原来红色和蓝色变成了紫色。
我刚刚用的黄色和蓝色变成了绿色。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鼓励和支持幼儿大胆联想,激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并在实践操作中探索物体并关注动作产生的结果。”在探秘变色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进行学习,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彩虹过山车》
活动准备:
透明水杯多个,两杯温水,冰糕棒,纸巾,颜料。
操作过程:
依次向其中两个透明水杯中加入适量的温水,再倒入适量的颜料,用冰棒棍搅拌均匀,空水杯放在两个倒入颜料的水杯中间,拿两张抽纸折成纸桥,并分别放入水杯中。看看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
一段时间后
实验原理:
毛细现象:水会沿着毛细管上升。纸巾里的空隙,可以视为毛细管,当纸巾放入有色素的杯子中,色素溶液顺着纸巾桥不断上升,于是跑到另一头的空杯子里去了。大自然中有很多毛细现象的例子,比如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极细的毛细它能把士壤里的水分吸上来,传送到植物的各个地方。
《彩虹糖》
“你见过真的彩虹糖吗?”
“你吃过彩虹糖吗?”
有一次讨论后,小朋友对彩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孩子们的话题,我们组织了一个实验活动《神奇的彩虹糖》。
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组上都放了不同颜色的彩虹糖,邀请孩子们自己商量决定如何摆放颜色,最后加入了温水,没过一会儿,纸盘里就发生了变化。
实验小发现: 彩虹糖的色素和水相溶。当彩虹糖接触水后,彩虹糖的色素就开始溶于水,这道彩虹久久蔓延,各种颜色将只会停留在自己的轨道内而不会混合。不过你一旦碰撞盘子或者桌子,漂亮的彩虹就会在瞬间变成一团混乱了。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彩虹糖是孩子们常见并喜欢的食品,用彩虹糖作为实验材料,可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有话可说。同时,溶化也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并感兴趣的科学现象之一。
收拾的时候,盘子里的水不小心撒到桌子上,思诺小朋友用餐巾纸擦了擦桌子上的水滴说:“咦?这个餐巾纸上怎么也有彩虹糖的颜色了?还挺好看的嘛!”于是,我们又延伸了新的活动。
《色彩攀登》
活动小结:这是水的毛细现象,卫生纸很疏松,容易吸水,当杯子里的水被卫生纸越吸越高时,之上的颜色慢慢化开,也随着水一起被越吸越高,我们就可以看到彩虹慢慢连起来了。
教师的思考:孩子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认识、感知、操作等多种渠道,感知颜色遇上水向上“爬”的过程,在探索中加深对颜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染色大白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探索科学的途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
白菜变色是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颜色变化带来的视觉感官容易引起小朋友对变色实验的兴趣和感知毛细现象。
实验材料:新鲜的大白菜、色素、水、透明水杯。
实验步骤:往四个杯子里分别滴入四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再分别倒入清水,并搅拌均匀;将4片白菜叶分别放入加了色素的杯中,静置24小时后,就会看到白菜叶子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实验原理:白菜叶变色是毛细现象。白菜的叶子中有很多“根管”,水分通过细管运输送到叶子的各个部分,叶子吸收染色的水后就改变了颜色。
“染色的白菜”小实验激发了小朋友们浓烈的探究欲望,提升了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有太多的秘密值得我们去探索、太多的故事等待孩子们去创造,期待与小朋友们共同探索更多有趣的事物……
“能干”的颜色
交通信号灯
马路上也有颜色,是什么呢?原来是交通信号灯。它是要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我们以娱教娱乐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解交通安全出行注意事项。交通信号灯等交通安全知识。引导孩子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则。
红灯亮了,我们就不能走了。
绿色灯亮了,我们才能走。
《垃圾分类》
在我们的生活中,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全民行动。垃圾分类中,颜色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色是放有害垃圾的。
绿色是放厨余垃圾的。
灰色是放其他垃圾的。
蓝色是放可回收垃圾。
教师的思考:《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幼儿的世界就是七彩的乐园,他们色彩绚丽的外界环境极为关注。在探索颜色的过程中,明白色彩不仅仅在于颜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需要使用到颜色,比如红绿灯、交通标志、垃圾分类等。交通安全应从小抓起,以培养出良好的出行习惯。小班幼儿认知水平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对孩子进行初步的交通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颜色会说话
大自然的颜色
果实的颜色
在果实的世界里,色彩是它们的语言。从翠绿的苹果到鲜红的草莓,从金黄的香蕉到紫亮的葡萄,每一种颜色背后是大自然神奇的 “画笔”—— 色素在起作用。在水果蔬菜中,常见的色素有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
叶绿素让果实变成绿色。
蓝莓中有花青素。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鼓励和支持幼儿大胆联想,激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并在实践操作中探索物体并关注动作产生的结果。”在探秘变色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进行学习,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动物的颜色
有些动物的颜色在夏季和冬季不一样。冬天下雪之后,整个世界都是 白色的,这些动物的颜色也会变成白色,使自己不易被敌人发现。还有些雄性动物在求偶的季节里,身上的颜色会变得更加艳丽,就像穿上“结婚礼服”。
雷鸟生活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夏天,雷鸟的羽毛是褐色的,还带有花纹,跟当地区的植被颜色非常接近。到了冬天,到处都被大雪覆盖,雷鸟的羽毛则变成了白色。
夏天,白鼬的皮毛是褐色的。到了冬天,它们就会披上白色的毛,有利于它们偷袭老鼠。
雄性斗鱼在求偶的季节,身上的颜色变得更加艳丽,身体和鱼鳍变得像彩虹般灿烂,以此来吸引雌性斗鱼。
很多动物的颜色和自己生活的环境颜色类似,它们以此来保护自己。这些动物居然能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真叫人惊奇!
说到会变色的动物,大家首先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变色龙。它们的舌头很长,两只眼睛十分奇特,眼球突出,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左右眼可以单独活动。变色龙的皮肤可以随着背景、温度、心情的变化而改变;当雄性变色龙将暗黑的 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时,表示它在警告其他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
伪装高手章鱼,不仅能变换身体的颜色,连皮肤的质地都能变换。它趴在沙子上时,它的皮肤是淡黄色的,上面还有一些小颗粒;它待在石头上时,颜色跟石头很接近,甚至还能像石头一样有些棱角。
四季的颜色
四季就像一位神奇的小画家,为我们带来不同的色彩,春天嫩绿的枝叶、粉色的桃花,夏日黄色的向日葵、紫色的喇叭花,秋天橙色的南瓜、红色的枫叶、棕色的小松鼠,还有冬天白色的冰川和和可爱的北极熊……小朋友眼中四季是什么颜色呢?
通过生动描述四季的颜色,为小朋友们开启一扇通往大自然的门。引导小朋友们用自己纯真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的每一处细微变化,感受春天的绿、夏天的蓝、秋天的金、冬天的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欲,培养观察美的能力。
天空中的颜色
关注天气变化
大千世界,五彩斑斓,
世间万物,色彩缤纷。
颜色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就像一位蹦蹦跳跳的精灵,
给我们带来惊喜和遐想。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天空也会变颜色,
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身边的颜色符号
交通标志
在繁忙的交通环境中,颜色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递着重要的安全信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秘交通标志的颜色识别,了解不同颜色的交通标志及其背后的含义。
我见过交通标志有黄色的。
我在人行横道上见过红色的。
蓝色表示指令、遵循,用于指示标志的底色;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底色。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用于禁令标志的边框、底色、斜杠,也用于叉形符合和斜杠符号、警告性线形诱导标的底色等。
黄色或荧光黄色:表示警告,用于警告标志的底色,它是在向您发出警告哦!
食物营养的色彩搭配
青色
青色入肝。大家都知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古诗,其中的青色可理解为深绿色。常吃绿色食物有利于养肝、排毒。“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与胆相表里。”绿色食物对肝、胆、筋、目、指甲等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绿色食物大多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钙、维生素,对身体很有好处。
红色
红色入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与小肠相表里”。吃对红色食物,对心脏、动脉、小肠、舌、脑等都可起到保健养生作用。红色食物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让身体更加年轻、有活力,使人精力充沛。同时能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加快新陈代谢。
黄色
课程总结
家长:家长是幼儿重要的参与者,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也充分发挥了家园合作的作用,鼓励家长配合班本活动的进程,协助老师带领孩子进行颜色大调查,引导小朋友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各种各样有颜色的东西。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们鼓励他们带孩子散步的时候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环境,提供各种颜色体验的机会,以巩固和扩展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
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从好奇——探究——发现——了解,不断探究色彩的多变性,学会了独立操作,萌发了探索的欲望,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明白了颜色不仅仅在于颜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
老师:缤纷的色彩就像镶在孩子们生活中的快乐音符,在他们的眼中,颜色有无数种,每一种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他们充满了好奇,且有强烈的探索欲。通过看、寻、画、变、玩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对色彩的探究兴趣,幼儿全身心投入到识颜色、探颜色和玩颜色的活动中,探索、欣赏自然环境中的颜色美,享受各种色彩带来的惊喜。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活动性和参与性,整个活动过程不仅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
大千世界,
每个地方、每个角落,
都存在着色彩,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关于“颜色”的故事我们还在继续……
-END-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编辑|丁雨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