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幼教资源开发的理论指引与实践探路”
线上培训活动
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
大自然气象万千,千姿百态,是一部生动、形象的百科全书。自然中一切可以看得到的、听得到的、呼吸得到、触摸得到的植物、动物、气候都是教育的资源。
为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让乡村生态文化资源能有效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4月1日中午,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海英教授召开的以“新乡土幼教”激活乡土课程资源的线上讲座活动。
本次活动从案例分享及理论分析和问题的探讨及教研总结,两个部分展开教研。
第一部分:聆听两位专家的案例分享。
两位专家的分享,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邀请儿童一起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让幼儿在游戏和体验中延续乡土文脉,传承民族精神,体现了课程资源开发中从教师主导到儿童参与再到儿童主导的转化。同时也看到了儿童参与在乡土课程开发中的力量,老师们认真记录培训内容,把知识、心得留在纸上,把所思所想内化提升。
第二部分:问题探讨,思维碰撞。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所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包括一切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等的总和。通过聆听课题组专家的讲座,老师们一致认为充分的资源预研究能够更好的去回应支持幼儿。本次的线上学习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对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儿童参与有了新理念并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第三部分:总结提升,启思践行。
最后,王海英教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出总结,王教授提出在课程资源开发与激活中不仅要注重双视角对话,还要有全过程意识,教师要在课程中不断做“减法”,推动幼儿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教师不仅要有发现课程资源的敏锐性,还要有策略的推动课程,注重全过程审议,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的愿望,邀请儿童参与,支持的儿童决策,让儿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与激活的主体。
本次研讨交流是一次知识共享、经验共促的过程,城幼将以此为契机,优化幼儿园乡土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我们将把讲座中学习到的转化为实践,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图文|王响
编辑|高丽雯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