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啦
椒园园区 小三班
学前儿童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当下的生活,更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本期推出习惯养成课程之一《排队啦》。
课程缘起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排队,是幼儿一日生活当中一种最为平常的行为。有序排队能培养幼儿秩序感,是班级各项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开学初,我们常会看到排队“乱象”,于是一场排队之旅在孩子的带领下徐徐展开……
课程脉络
叽叽喳喳话排队
每次排队时都会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抱怨。
孩子们排队时总会出现抱怨队伍挤、插队的现象,那到底什么是插队呢?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讨论:
教师思考: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时间不长,又刚进入集体生活,他们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薄弱。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排队,在排队时你推我挤,争站位置。
什么是排队呢?为什么要排队呢?孩子们有话说……
小小辩论中我们了解到:排队是为了保护小朋友们的安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秩序,做事更快更有效率!
教师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排队,作为平常的生活行为,它是秩序生活和秩序社会的基本保障。对话式的讨论,帮助孩子们了解排队的真正含义、作用于我们生活的好处,更好的理解规则。
嘻嘻哈哈来排队
大家要怎么做才能够排好队呢?还有什么排队的好办法吗?孩子们以及迫不及待的说起来了。
虞永平教授说:“儿童的学习不是端坐静听,而是运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和专注,是探索、体验、交往和表现。”小班幼儿具有直观形象思维,想法跳脱,有千百种奇思妙想,以直接的动作来表现排队方式,让孩子们体验排队的趣味性。
我们的行动
阅读故事:《排队啦,排队啦》《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小猫小鸭去散步》。通过讨论故事中的小动物、小朋友们是怎么排队的呀?
梳理经验:他们排队的时候分开了一点点儿,没有挨在一起。他们是一个跟在一个后面排队的。那我们一起来试试他们的排队方法吧!
实际体验:看看我们现在排得怎么样?
教师思考:通过阅读绘本、引导讨论、梳理经验引导幼儿懂得,排队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实际体验中真正掌握如何排队。
制定排队公约
师幼共同梳理制定排队公约
公约一:彩虹跑道上有一些直线我们可以跟着直线走,就不会变得歪歪扭扭的。
公约二:我可以让个子小的小朋友站在我前面,这样他们就看得到老师了。
公约三:喝水、上厕所、散步、活动都要排好队。
教师思考:我们需要真正去敬畏儿童。在讨论公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对于场地的观察和公约的理解,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想法。成人往往会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反而思维局限。多去倾听他们的想法,他们会给我们很多惊喜。
什么时候要排队
排队这么重要,那在幼儿园里有哪些时候需要排队呢?
教师思考:在幼儿自我观察和体验后,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里处处都需要排队,好好排队可以延长玩游戏的时间,以后也要一起遵守排队的规则。
排队小达人
经过一系列的观察、讨论、体验活动,孩子们的排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遵循课程游戏化理念,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排队经验,我们开展了《哪里在排队》的活动。
孩子们发现,不光人可以排队,班级里物品也可以排队。
在区域活动后,把绘本投放在区域内,幼儿可以通过听、说等形式了解巩固排队的方法,提高自主排队的水平。做好玩具归纳整理,将玩具宝宝送回家。
将排队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室内外游戏时,在自己排好队后能够提醒别的小朋友排好。
教师思考:在日常生活里,处处蕴含着排队的理念。在我们的区域里藏着很多排列好的”队伍”,例如:雪花片、积木、彩泥、绘本等材料,小朋友可以自己排好队,肯定也可以把这些“好朋友”排好队伍。排队不仅仅是在幼儿园里排队,它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课程收获
HAPPY NEW YEAR
《纲要》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体验、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看似简单的排队排队却是一个“大难题”,它需要所有幼儿一起遵守规则才能实现有序排队。本次课程基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排队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观察、阅读、讨论和体验,助推其主动建构有序排队经验,为他们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 END —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图文|高丽雯
编辑|丁雨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