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娃娃家
区域游戏的开展,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本期推出室内区域自主课程之一《欢喜娃娃家》。
WINTER VACATION SAFETY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生活经验的需要。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发现、想象、创造与体验,幼儿通过游戏认识世界、感受生活并享受快乐。
九月开学了,小班宝宝怀着憧憬与期待来到了幼儿园,有的哭,有的笑,他们对教室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与新鲜。在班级区域中,“娃娃家”是正处在对一切新事物充满好奇,且缺少安全感的小班宝宝最喜爱的区域游戏之一。对于小班宝宝来说,从家到幼儿园再到班级,“娃娃家”的存在不仅能给予宝宝们视觉上的温馨感,更重要的是“娃娃家”能够带给宝宝们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由此,我们的游戏故事从娃娃家拉开帷幕。
在游戏开始前,孩子们对娃娃家产生了好奇,并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游戏,并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收集物品
开学初期,娃娃家的材料很少,也不敢投放太多,生怕小班孩子无游戏规则意识,也不会整理,乱丢乱放,因此,起初,以简单的物品进行角色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以下疑问,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展开商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和老师将收集来的物品摆放在了物品架上增加氛围,也让孩子们感受到温馨,越发喜欢娃娃家。
对于投放的玩具材料进行分类摆放,便于孩子们进行游戏,玩好后方便整理。
在以后的游戏选区时,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去娃娃家玩,但在游戏的同时,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小班孩子对日常生活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模仿,会模仿大人烧饭、做家务、照顾他人等。
娃娃的物品随意丢在地上没人管,蔬菜水果全都放在锅里煮,为了一个角色发生争吵等。既然有兴趣,就要有引导,想要乐融融,就要共创造。于是我们的娃娃家之旅开始啦。
娃娃家的小秘密
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与教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现秘密
我们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
在游戏回顾分享环节时,孩子们发现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鼓励孩子们通过关注身边的人、事、物,激发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密切关注,同时促进孩子将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与新问题相融合。
你会整理收纳吗?
当宝贝们发现娃娃家的玩具太乱时,都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开始想办法,诺诺说可以直接把玩具放进筐子里!
宝贝们纷纷开始行动!
把玩具放到筐子里面后,娃娃家确实整洁了很多,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筐子里的玩具太多了,没法快速的找到需要的玩具。
这时,聪明的瑄瑄说:“我们可以把一样的东西放一起,我们家的玩具就是这样收拾的。”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了分类摆放,给每一种玩具找一个家,还有的孩子提议给不同玩具的家做上不同的标记。
学习分类
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习分类,《送玩具回家》绘本活动提升整理经验,《同类分类》科学活动提高分类能力等。
玩具集合
我们知道怎样分类啦,快把娃娃家的玩具们集合起来吧!看着一桌子的玩具,孩子们开始兴奋的讨论起来如何归类。
我会分类了
我们学会分类啦,快把娃娃家的玩具们集合起来吧!看着一桌子的玩具,孩子们开始兴奋的讨论起来如何归类。
甜甜:大家别吵了,我们用笔画下来吧!画好了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我们!
娃娃家摆放在靠近窗台,冰箱摆放在厨房,娃娃摆放在这里。
经过孩子们的整理收纳,娃娃家焕然一新,再也不会找不到需要的玩具啦!
教师总结:《指南》中健康领域提到:“3-4岁儿童应当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将玩具和书放回原处”。但是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于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送玩具回家》,通过绘本故事的具体情节来引导他们提升整理收纳的经验。并通过集体教学认识娃娃家不同种类的玩具。
通过学习,孩子们初步尝试给玩具进行了分类,发现了各种勺子、叉子、刀具,仿真的面包,各种碗杯,还有各种医疗用品以及水果等。
一起“趣”整理
通过整理娃娃家,孩子们对整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收纳整理的习惯,我们将收纳娃娃家分类的好习惯延伸到了各个区域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分享着自己看到的标记。就这样,在寻找标记中,把玩具宝宝送回了家,班级变得更加整洁了。
欢喜娃娃
经过整理收纳后的娃娃家越加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争抢娃娃的“妈妈”们开始“吵架”了。
谈话讨论
宝贝们都想要去娃娃家玩,娃娃家里都有谁?娃娃家到底可以进几个人呢?
通过讨论,我们发现,每个家庭的人数不尽相同。有的家庭住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大家子人,有的家庭只有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考虑到教室里娃娃家空间有限,在征求了孩子的意见后,决定娃娃家一次最多进6人。
娃娃家的宝贝们玩得很开心,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
如娃娃家里我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呀?
娃娃家里可以怎么玩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设计了粘贴转盘。
那每个扮演的角色需要做哪些工作呢?想要知道我们在娃娃家怎么玩吗?快来瞧一瞧。
教师总结: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初步感受到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辛苦。
表达爱
游戏后,我们与孩子们一起进行绘本讲述《我爱我的家》,让孩子们对娃娃家更充满着爱和向往,让孩子们对家的情景表演有了更深的印象。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发现、想象和创造,幼儿通过游戏认识世界、感受生活、享受快乐。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图文|李玉婷
编辑|丁雨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